是人皇九人之一,降世为黄帝主赵氏宗族。”
朱祁钰笑道:“要说李唐遵老子为先祖,还有那么一丝痕迹可循。
起码老子又名李耳,姓氏和李唐皇族相同。
可世人谁不知黄帝是姬姓?怎么能和赵姓扯上关系?”
赵匡胤顿时老脸一红。
原来这事并不是赵恒首创。
早在他称帝之后就把黄帝尊奉为了赵氏祖先。
甚至还建造了圣祖殿与玉皇大帝共同祭祀。
任小天继续说道:“赵恒如法炮制,又制造了一番赵玄朗降临宫中的戏码。
好好给自己又增添了几分神性的光辉。
一个赵玄朗肯定是不够的。
他还给孔子追封了至圣文宣王的谥号。
比唐玄宗时期追封的文宣王多了两个字。”
此时正在远处旁听的老子顿时笑道:“仲尼,没想到你也能成王啊。”
“聃兄莫要说笑了。
这都是后人所做之事,和丘无关。”
孔子苦笑几声后说道。
他可不在乎封王不封王的。
更何况还是后世追封。
“儒家的先圣追封了,那道家的自然也不能落下。
更何况赵恒这个人本来就痴信道教。
没过几年的时间,他再次前往太清官祭祀道祖老子。
并且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
这下笑出声的变成了孔子:“聃兄,看来还是你技高一筹啊。
丘在后世不过是王而已。
聃兄你却成了皇帝。”
老子顿时失笑不已。
好在他心性豁达,也不往心里去。
后世人怎么折腾,那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光是加封怎么够呢?
赵恒又在各地建起了许多的道观。
而道观建成之后,自然是要有人管理的。
于是赵恒又任命了一些虚职的荣誉官员在道观挂职。
这些人大多都是由退居二线的官员兼任,所以又称宫观官。
他们不用去道观上班,却可以领两份俸禄。
这无疑是在宋朝本就严重的冗官和冗费的基础上又加剧了几分。
除此之外,赵恒前往各地祭祀以及建造道观的花费更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仅仅是一座玉清昭应宫,内部三座雕像就花费了一万两黄金、五千两白银之多。
而整个宋朝新建和修缮的建筑高达二千六百十座。
这中间需要花去多少钱,诸位可以想象一下。”
刘恒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的第一感觉是宋朝是真有钱。
然后就是感觉赵恒真是浪费。
这么多钱用在改善民生上不好吗?
非要用在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神鬼鬼之事上。
自己要是赵恒的祖宗,非得气死不可。
任小天轻呼一口气说道:“这么说吧,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
经过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恒四十年的积累,国库也算得上是充盈。
可就是赵恒这么一番胡乱折腾,把整个国库弄得是空空如也。
《宋史》记载当时内之蓄藏,稍已空尽。
这种疯狂的祭祀活动,一直持续到赵恒去世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