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帝王心思
郑春和小心地站在福宁殿外,自从小皇子薨后,赵煦性情大变,郑春和也渐渐体会到何谓“伴君如伴虎”了。
这位年轻的官家,已经不是从前那个阳光开朗的少年,不得不说,如今的赵煦,更符合帝王的心性。
内敛,藏锋,谋算,阴鸷……帝王的一切特质,他都已具备。
而郑春和,本是赵煦最信任的贴身内侍,如今赵煦对他不像从前那般亲和,而是越来越严厉,郑春和侍候他时不小心犯的一点小错,都会被赵煦严厉呵斥。
陪伴赵煦多年,早在潜邸之时便跟随他的郑春和,如今已明显察觉到,赵煦不再将他当作身边的亲人,而是一个侍候他的奴婢,仅此而已。
殿外的郑春和苦笑数声。
好吧,他确实是奴婢,官家如此待他,或许才是正常的吧。
一名年轻的宫人匆匆赶到福宁殿外,先朝郑春和行了一礼,然后兴奋地道:“郑内侍,河间郡王传来捷报,王师已破河间府,斩辽敌两万级。”
郑春和一怔,接着大喜。
王师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的第一座城池,绝对的好消息。
如果这个好消息能让连日阴鸷的官家高兴一阵,说不定能让官家恢复到以前那个明朗的少年。
于是郑春和挥退了宫人,自己整了整衣冠,迈着无声的小碎步进入殿内,躬身站在赵煦面前。
赵煦正在蹙眉批阅奏疏,心情一阵阵的烦闷,他头也没抬,但却知道郑春和进来了,于是淡淡地道:“有事”
郑春和垂头道:“是,官家,河间郡王殿下传来捷报,王师破河间府,斩敌首两万级。”
赵煦批阅奏疏的笔一顿,赫然抬起头,眼神里终于多了几分欣悦之意。
郑春和时刻紧盯着赵煦的表情和眼神,见他的眼神露出欣喜,郑春和刚松了口气,谁知赵煦却很快恢复了冷漠的模样。
“嗯,子安不错,我王师也足够争气,没教朕失望。”
“郑春和,传旨枢密院,朝廷拨出钱粮,送到河间府前线,犒赏三军将士。”
郑春和躬身领旨。
赵煦沉默了一会儿,又道:“给许将传一道密旨,问问他王师将士如今军心士气如何,赵子安在军中的威望如何,另外再告诉他,以后军中无论大小事,必须如实奏报。”
郑春和一怔,心中陡然一沉。
官家这句话释放的信号太强烈了,郑春和一时竟没回过神,有点不敢置信。
赵煦却从桌案堆积如山的奏疏中,挑拣出一道奏疏打开。
“许将最近的奏疏,皆是赞褒王师和赵子安如何神勇,如何横扫燕云……呵,会唱赞歌的人那么多,朕何须用他这份差事,许将做得很不称职。”
“郑春和,给许将的密旨里,把朕的态度也告诉他。”
郑春和恭声应了,想了想,小心翼翼地道:“官家,王师破河间府,郡王殿下为部将请功的奏疏怕是也快入京了,那时……”
赵煦冷淡地道:“燕云十六州,才破了一州,不急封赏,待王师拿下燕云所有的城池和土地后,朕自会加恩重赏。”
“子安麾下部将的官职勋号,一切照旧吧。”
郑春和不敢多嘴劝谏,依旧是躬身领旨。
但他心里却突然感到一阵发寒。
猜疑,寡恩,依然是帝王的特质。
郑春和离去后,福宁殿又进来了一个人。
此人正是枢密院使曾布。
曾布走进殿内行礼,赵煦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仍如往常般起身托住了曾布的胳膊。
“先生不必多礼,朕待先生,先是长辈,其次才是君臣。”
一番话情深义重,曾布感动不已。
赵煦亲自搀扶曾布坐下,然后自己坐到曾布的身旁,君臣寒暄了一阵闲话后,赵煦才缓缓说到了正事。
“上月朕秘密嘱咐先生办的事,如何了”赵煦问道。
曾布老脸闪过几分复杂之色,随即迅速调整了情绪,低声道:“臣遵陛下的吩咐,从汴京以及京畿州县的上三军和地方禁军将领中,挑选了三十名厢都指挥使,日前已秘密派驻北郊大营,封闭操练。”
“这三十名将领以河间郡王留下的操练典册为范本,日夜训练战阵,枪法,排兵等各种技能。”
“更重要的是,他们绝对忠心于官家,并且直属官家节制,他们指挥交战的能力或许尚嫌不足,但臣能保证他们对官家的忠心却是毫无瑕疵。”
赵煦满意地点头,脸上的笑意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