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1章 东百堂问献鱼事(1/2)

众人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陈元康身上。

“大将军,此时受诏恐非良机!”

陈元康话音未落,高澄原本慵懒的身子微微绷直。

坐握在右下首的崔暹眼锋微动,视线掠过高澄下颌线。

垂眸掩去眼底思量,左手整了整袍袖。

崔季舒冒出头:“昌国公此话怎讲?大将军外拒梁军、内定侯景,这般文韬武略,难道还担不起齐王之封?”

杨愔默言。

高澄仍旧没说话,等着陈元康自己说。

“大将军,且不说这天下未定、东西未合。

单是这颍川之地都尚未收回。

若在此时受封齐王,只怕会落人口实,言大将军志在僭越,有不臣之心。

届时朝野疑窦丛生,人心离散,反倒不美。”

略顿一顿,声音转沉:“再说,他日若西征,又师出何名?又以何聚将士之心、昭天下之义?”

高澄垂下眼眸:“你说得有道理......”

崔暹急忙抱手:

“大将军,攻一个王思政,尚且一年未下!何况黑獭麾下悍将如云!下官以为,如今眼下之重,应当放眼南线,强举‘统一大魏’之旗早已不合时宜。更恐自缚手脚,贻误大业!”

他的意思直接明了,直指核心,与其延续旧魏名号,不如另立新朝纲纪。

高洋紧盯着兄长的反应,兄长素来最听陈元康的劝谏,这一次,他也盼着兄长能如往常采纳陈元康之言。

若兄长趁势代魏自立,自己便再无出头之日。

他不甘愿此生只做高澄的陪衬,活成别人霸业中一个无声的注脚。

他更不甘永远屈居于这个自幼轻他、辱他、从未正眼瞧过他的兄长之下。

“崔仆射何出此言!”陈元康急声辩道,

“霸业当取天下,岂能固守一隅?再说晋阳、邺京孰为根本?先王迁都邺城,本就是退守之策,若不取西......”

“够了!”高澄突然厉声陈元康,他听不得“退守”二字,听不得别人说起父亲分魏之事。

本来各自都明白,何必还要各自装糊涂?

“霸业自然当取天下,可为何偏要借魏之名?”

所有人目光转向高澄,先前他还一直维持一副谦抑从容的姿态,此刻懒得披挂伪装。

高洋怔在原地,望向高澄的目光中满是惊诧。

崔暹唇角微扬。

“陈元康,你说的两城孰为根本都是后话,此事不再作议,当务之急正如你所言,乃是收回河南失土!”

“你明日便飞马赶往长社,速去速回,向我禀报军情。”

此时调陈元康前往颍川,是高澄已经存了分他之权的念头,顺势让他探明,若亲征颍川是否真能一举攻克。

陈元康见高澄已有怒容,不敢再多进言。

这话已经够明白,这次高澄已经不想听自己的谏言了!

只得躬身领命:“谨遵大将军之令!”

“都回去吧,子进留下!”

高洋按下眼底惊疑,垂首静立着,余光掠过众人依次行礼退出。

高澄缓缓起身,踱至高洋面前:“子进,你为何要将兰京送去晋阳呢?”

“你口中所说的‘鱼’——又究竟所指为何?”

“我关着他,本想等长兄来了邺城在将人交给长兄,可无意间听到长兄府上一些传言,才......”

高洋声音渐低,欲言又止。

“恰恰是.....你为何能知我府上的传言?”

高洋一时语塞,忙思索着,该如何措辞搪塞。

﹎﹎﹎﹎

阿改在东柏堂膳房寻不见兰京,已在院中廊下徘徊多时。忽见文房外闪过兰京身影,四下恰无一人,急忙快步上前。

“兰京,别来无恙啊!”

兰京瞥见阿改,本欲错身直接离开,却被对方横刀拦下。

阿改压低声音:“南北通信不易。我这儿,倒有一封你的家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