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69章 钱粮烟火(1/2)

叶明坐在安阳府衙后院,瞅着石桌上那碟刚出笼的炊饼发愁——老王头又用炊饼抵税了,这月已经第三回。

“大人您尝尝,”其其格掰开饼子露出馅,“老王头说这是新调的梅干菜馅,专抵酒税。”

叶明苦笑:“再这么抵下去,衙门快成粮铺了。”

这事得从新税制说起。叶明见小商贩兑钞不便,允许用实物抵三成税。

没想到百姓忒实在,卖炊饼的抵炊饼,扎灯笼的抵灯笼,连妓院都想抵“花券”,被其其格红着脸撵出去。

“得立个规矩。”叶明召集各行代表议事。

卖油的周掌柜先诉苦:“俺们油坊兑钞要跑三里地,耽误生意!”

织坊孙娘子更直接:“要不官府发个纺车券?俺直接收券抵税。”

叶明眼睛一亮。

三日后,市易司推出“行业券”:分粮券、布券、工券等八大类,可直接抵对应税收。

百姓拍手叫好——卖布的收布券,打铁的收工券,再不用折腾兑钞。

但问题接踵而至。有人囤积布券操纵布价,叶明立即设“券价牌”,每日公布官定兑率。

更绝的是推出“券兑券”服务——布券可兑粮券,只收半成手续费。

老王头却另有烦恼。他那炊饼摊生意红火,可收来的券五花八门:买早点的给粮券,打酒的给酒券,听说还有书生用“诗券”抵账——承诺赋诗一首。

“这这这...俺又不识字!”老王头抱着钱匣子找叶明诉苦。

其其格灵机一动,在集市设“券换处”,老头老太太坐着小板凳帮人换券,抽一文辛苦钱。后来发展成“券市”,比赌坊还热闹。

叶明最得意的是“工券体系”。农夫春耕可预支工券买种子,秋收后用工时偿还。

工匠更精明——用工券雇学徒,学徒拿工券吃饭租房,形成闭环。有次其其格发现,竟有学徒用工券雇童工帮自己干活!

“金融活化人力啊。”叶明感慨着,却下令禁止童工券,“至少得满十四岁。”

转眼到收夏税,新知府想来个下马威,严查偷漏税。没想到安阳纳税率反创新高——百姓发现用券抵税比缴银划算,还能抢“纳税模范”的红券奖励。

红券是叶明的新点子:纳税前十的商户奖励红券,能兑官仓特供品。周掌柜为抢红券,一口气缴了三年油税,喜提雷石加油灯一盏,乐得见牙不见眼。

但麻烦总不缺。雷雨夜,券库漏水,三千张布券泡成纸糊。

织户们围着市易司要说法,叶明当场拍板:“泡坏的券兑新券,另补三成损失!”后来这批废券被裱成“诚信匾”,挂在市易司正堂。

更棘手的是假券。有人用萝卜刻官印,伪造米券。

叶明不怒反笑:“能仿冒说明流通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