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两路水军就只是划划船开开炮,就这样一路向西,破了沿途的所有城池。
真正的激战还是在丛林筑路的这一支。
虽然筑路队有油锯这样的强大工具,有数万战俘筑路,也有装备精良的一万人规模的秦军,这一路军面对“南越国”的任何部队,正面都有碾压的实力。
但是这是在丛林之中。
丛林之中你很难看到敌人,尤其是那些熟悉丛林、生活在丛林中的土着人。对秦军来说黑暗茂密的森林,对这些土着人来说,是纵越自如的庭前花园一样。
很多秦军都有被人窥探的感觉。仿佛这密林中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这支筑路的队伍。
这些眼睛是鸟?是野兽?是林间的奇怪树木?是山野的精灵?还是不怀好意的土人?
在他们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是很难发现他们的。
秦军的职责就是负责这支筑路队的后勤,以及监督这支筑路队把道路一直修下去。
道路修的已经有了一些模样。这条道路并不宽。只有六尺宽。这么窄的路只能容纳标准的双轮车通过。看起来和北方的驰道相差太远。北方的驰道宽度达到50步,是六尺路的四十多倍宽。
道路宽窄要看这道路的用途、施工条件和预算情况。50步宽的驰道,可以让多少辆车双向并行。但是在山林中的这种道路,本就不是为帝国战车部队快速通过而建设的。大秦在西南山岭间建设的“五尺道”,耗资巨大,但道路宽度只有五尺,连车辆都无法通过。五尺道地形相当复杂,翻山越岭,很多道路开凿在崖壁之上,这种路就不是给车辆使用的,而是给步行的商贾和牛马驮队通行使用的。这些坡路、台阶,根本不容有轮子的车通行。
这条林间的驿道也是如此,这条驿道不是一条专门为行军和商贾通行开辟的道路,而是为朝廷驿传开辟的一条快速通行道路,六尺的道路虽然狭窄,已经足够驿马快速通行了。有这条路,就能方便联通百越之地郡县之间的书信讯息往来。
大秦是最重视修路的国家,大秦是最重视修路的朝代。始皇帝一统六国,也开辟了通往六国的驰道。可惜的是,始皇帝去世后,这些驰道工程就被废弃,在战争中毁坏严重。
蒙铠盯着自己所管辖的工程段的刑徒。
修路是一项相当辛苦的工作,伐木、夯土、铺路。全都是重体力劳动。百越森林中蛇虫无数,刑徒很容易在工作中受伤或者被蚊虫叮咬、被毒蛇、蜘蛛、毒蜂所伤。后勤管理再怎么小心严格,刑徒因为受伤、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始终居高不下。
一则是工作辛苦、一则是死亡率高、再加上你也是人我也是人,凭什么战俘就要冒着死亡的风险流汗修路,而你们秦军就端着枪看着我们干活?
所以一直以来,刑徒和看管刑徒的秦军冲突始终不断。甚至有一个工段上出现刑徒反抗,夺了看管他们的秦军的矛戈刺伤秦军的事件,结果被训练水平高、武器精良的秦军现场就镇压了下去,一个工段几百个刑徒被就地枪决,直接就在路边挖了个大坑埋在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