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摆下持久战的态势,要在林尘这里考验一下赵佗的定力。百越虽然幅员万里,但是人口不足,农田开垦不足,自己的粮草虽然要数千里航运送来,但是自己的军粮供应能力远远超过赵佗。
这一场战争,看上去是在林尘城下两军对阵的这几十里空间,但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根本,是巩邑的千万亩农田,是巩邑拖拉机厂的生产能力。
中军最前方的道路上,已经设置了几排拒马。这些拒马可以阻拦骑兵、降低骑兵冲刺速度。
速度降低的骑兵,对步兵就没有任何优势。
这是克制匈奴人的手段。一直都有效。但是克制象军是否有效呢?军司马们的讨论,是没有得到任何肯定的答案。蒙恬也只是想用这东西试一试。
中军阵中也准备了大量攻防器械。这些设备是用来破城的,对付战象有没有用,蒙恬也没把握。
从望楼上看着南越军的战象缓步前行,蒙恬心下也叹服。
南越统兵的将军是个懂得作战的人,虽然战象有这样那样的优势,但是在前突进攻的时候,南越这支混合部队还是走的很稳,并没有说决定对战就全力冲刺,而是缓步前行进入到一个适合冲刺的位置上,意图一鼓作气冲阵,造成最大的伤害。
“击鼓!”蒙恬低声吩咐。
身后的大将军鼓响起。
秦军使用的是皮鼓,用木板箍成鼓身,用整张牛皮绷成鼓面,大鼓直径超过八尺,鼓声低沉浑厚,声震数十里。
各级部队都有这样的战鼓,最小的战鼓直径也超过三尺。
秦军的皮鼓比百越的铜鼓要轻许多,声音要响很多。
大将军鼓响起,前军的军鼓也开始敲响。百面战鼓齐鸣。声音宏大。
秦人最擅长击鼓,鼓点节奏比越人的鼓更要复杂华丽。击鼓的鼓手都是精选军中勇士,又精练击鼓技艺。这种防守阵型之下的对阵鼓,更是鼓手炫技的时刻。百面战鼓齐响,时缓时急、听的人直是血脉贲张。
这种战鼓,不光需要技艺上的训练,鼓手本人也必须是百战勇士,才能敲出这千军万马的杀气。
秦军皮鼓的声音霎那间就压过了越人的铜鼓。秦军华丽丽的鼓点节奏从最开始顺着越人的节奏起手,到渐渐加快、时缓时急,竟然把越人铜鼓的节奏带乱,一时之间,铜鼓的声音也开始散乱,越人的步伐已经开始凌乱。战象的队伍也有一丝乱。
两军刀兵还未接触,鼓声已经进行了第一轮的相斗。
领头战象象轿上的队长站起身来,开始挥手打起节拍。铜鼓的声音随着这个队长的收拾开始收拢,渐渐变成一个单调的鼓点,咚咚咚咚,士兵和战象踩着鼓点,一击一步,振步前行。士兵们也横握矛戈。矛尖向前,踩出一副一往无前的气势。
直到距离第一层拒马三百步,三声急促的铜鼓响声,越军停步,队列整肃整齐。战象上的队长一挥手。铜鼓密集响起,领头的战象发足狂奔,四十头战象踩出滚滚沙尘。大地为之动摇、
转瞬之间,第一层拒马被巨象长鼻子卷起抛掷到两侧,第二层拒马被巨象踏碎!
战象冲撞,足以破城,何况是临时搭建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