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白砂糖,一斤可值300钱。
白砂糖溶在水中,无色透明,饮一口清甜入喉。
制糖过程中的甘蔗渣、糖蜜都作为生产废料被诚记收集起来,诚记在桂林建立了一个酒厂和一个造纸厂。
一部分蔗渣被用来做燃料,熬糖消耗掉了,多余的蔗渣直接送去造纸,甘蔗纸纤维比较松散,制作出来的纸张不够坚韧,但是吸水性很强。可以用作书写练习使用。但是以桂林为核心的岭南西部地区,人口少、识字的人更少,对书写用纸的需求就更少,靠读书人根本支撑不了这个造纸厂的产能。
巩侯张诚就向皇帝陛下和右丞相敬献了两车洁白的甘蔗手纸。甘蔗纸虽然韧性不够,但是吸水性很强。倒是比宫中的丝帛更好用一些,皇帝说你这千里迢迢送些纸来擦屁屁,未免有点奢侈了吧?张诚回复说这只是废物甘蔗渣所制,物尽其用,乃是善事。
“甘蔗纸擦屁屁,皇帝也在用!”这样粗糙的广告语很快就传遍天下,一改天下万民用土坷垃、竹片刮屁屁的旧俗。甘蔗纸论斤售卖,一斤也不过两个钱。瞬间卖遍大江南北。
大秦巩侯张诚一生创造的新商品无数,其中最深入人心改变风俗的,乃是一张擦屁屁纸。
蔗渣、糖蜜兑上水,掺入官府所管控的酒药(酒曲),就可以发酵制酒。蔗渣酒的发酵速度快出酒率高,再加上这个蔗渣本就是不花钱来的,蔗渣酒就极便宜。这种酒两次蒸馏,就成为度数极高,有着浓郁蜜糖味道的烈酒。张诚随口说出这种酒的名字——朗姆。但是声音转译,在土人口传之间就变成了老母酒,你老母他老母之类,成为土人的口头禅。
砍甘蔗是劳动力密集的工作,也是极辛苦的工作,这份工作工资日结,就吸引了无数土人下山来平地种甘蔗砍甘蔗。砍甘蔗的钱拿来买米、买便宜的棕色老母酒,土人哪有什么人生规划,当天挣到的钱当天就花光,第二天只好再次弯腰低头来甘蔗田干活。
这样,桂林郡每天就有无数醉醺醺的土人在良田劳作。这些土人最大的娱乐,就是在田间地头的大喇叭里收听广播。
为了治理百越地区,陆贾对百越广播电台的内容做了严格规定,要求只有政令内容做秦语越语双语广播,而一切歌曲娱乐,都必须使用秦语。这就使得秦语在百越地区迅速普及起来,而秦语所代表的大秦文化和价值理念也在百越落地扎根。
看到白花花的白糖,看到账册里的产量和销售数据,皇帝和张苍乐得嘴巴好几天都合不上。虽然也听说张诚在桂林,利用免费的甘蔗渣和糖蜜还建造了诚记的桂林纸厂和老母酒厂,两位大人物这才想起当初巩侯索要的条件。但是这是人家头脑聪明,是凭本事赚来的,也没有眼气的必要。
味道香甜的老母酒价格便宜,也从桂林用巨大的木桶装载送到了巩邑,又在巩邑分装灌到玻璃瓶中,木塞蜡封卖到长安。
由于老母酒的原料不包含粮食,因此税金要低于粮食烧酒,所以价格也比长安流行数年的粮食烧酒便宜不少,很快这种老母酒就成为大秦最普及的烈酒种类。
大秦扶苏三年年底,整个帝国都充斥着浓郁的糖蜜香气和酒香。在这种气氛下,韩信的军队已经穿过辽东,抵近故朝鲜王城王险城(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