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有一位这么高贵的女官,姜夫人一向不以为然,这位女官得封彻侯,而且是夫妻都封侯,陛下又对这位女计相格外信重。这让姜夫人特别不痛快。赵杏儿在朝堂之上出手袭击御史,皇帝不但不惩罚斥责,下了班还在这里弄了一摞象牙笏板学赵杏儿,这格外让人不痛快。
“陛下若是喜爱赵杏儿,不若就把赵杏儿纳到宫中来,巩侯嘛,再多赏给他几个美女就可以了。不过赵杏儿已经为人妇,现在又有孕在身,恐怕不是那么方便啊……生下来的孩子姓什么,可能需要思量一下。”姜夫人心里不痛快,嘴上就缺了把门的,一不小心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扶苏举起的象牙笏板慢慢收了回来。侧过头来看了一眼姜夫人,目光越来越冰冷。
姜夫人在扶苏的注视之下,后退了半步,低下了头,似也觉得自己说错了话。
“令无咎,”皇帝叫了内侍监正的名字。
“臣在。”这位前朝的内侍曾经也是扶苏的侍者,躲过了二世皇帝和刘邦朝的改朝换代,扶苏登基的时候又回到了扶苏身边,经过相当严格的核查,最终留在了宫中。现在已经是内宫侍者的首领。
“给皇后发电报,朕令她回长安整顿一下未央宫。”扶苏平静的说。一边向大殿外走去。随口又是一句话留在大殿中:“姜夫人迁出漪兰殿打入冷宫。其子承曜迁出漪兰殿迁往建章宫别殿居住,皇后回来后,交给皇后教养。”
扶苏身后,姜夫人发出一声凄厉的哀哭,旋即被内侍止住了哭泣。具体是用什么方法,扶苏不在乎。
一段时间以来,皇后远居巩邑的乡旮旯大酒店,按照张诚的说法,皇后是在巩邑过起了陪读母亲的生活。巩邑的教育体系相对长安更完善一些,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课程设置相当丰富,长安的中小学教学体系还不健全,大部分贵族子弟都还只是在私塾向儒者学习一些诸子的学问。
皇太子赢弘毅在张诚的教育下,至少已经成为巩邑小学的优等生,在数学、物理方面都表现出相当的天赋。
但是这种天赋的终极,大概也不过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帝国的接班人可能是一个高级工程师吗?想到这件事,扶苏始终觉得有些问题。
但是想到自己的成长,皇子成长过程中不在皇帝身边,而是在外地接触更多具体工作,显然是有好处的,只要弘毅不像自己这样愚忠,头脑灵活一些,如果有大事发生,能够自保的话,弘毅的未来应该还是很阳光的。
张诚亲自教出来的孩子,不会太愚蠢。
至于太子如何学习治国……扶苏也有打算。孩子大一些,就要给他聘请法律教师,来学习大秦律法和行政,再去洛阳等地的县衙参与一些具体工作,或者送到蒙恬韩信身边,接触一下军中事务,军务政务司法,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这个姜夫人,妄议朝臣,私自揣测自己的心思,更蠢的是,她居然还猜错了!
赵杏儿教授,一直以来都只是自己的女同事。朕对女同事没什么心思。赵杏儿能帮朕搞清楚财务,在这方面她就不是一个女子,而是这个朝廷上少有的专业人士。
姜夫人那么蠢,就不该让她带孩子了,蠢是可以传染的,不要影响到小孩子。
就这样,几天之后,四架旋翼机先后抵达了长安。陈平、皇后、长公主、巩侯回到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