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章 未亡(1/2)

因为张诚自己经历和认知的缘故,张村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氛围。对企业责任、企业福利方面强调的挺多。工伤事故之类的赔偿就超过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主家。

李灵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和计算,认为这种工伤赔偿和抚恤,能缩短双方不断沟通的时间、减少处理这些事务的人力,从而节省大量成本。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巩邑的工厂有大量福利和保障制度,让巩邑在用工选人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总能选到最好的,几方面综合计算,巩邑的用工收益比其它地区的类似工坊的收益要高得多。

“你不要一知半解就胡说八道,我们收益高得多靠的是机械化生产的高效率,而不是什么抚恤金和工人福利。”张诚觉得李灵是倒因为果,先开枪后画靶子。

“但是我们工人的忠诚度高,熟练工人占比就大啊!”李灵反驳。

这句话张诚就没有反驳。巩邑的用工相当稳定。虽然诚记和巩侯并没有做出什么终身雇佣的立法和承诺,但是大多数工坊还是愿意和工人一直签约。类似退职金的制度也开始建立起来,这让巩邑的工人很难被别人挖走。工人的技术也几乎没有外流。

图纸、配方之类的是技术,工人操作经验、操作能力也是一种技术。很多工件的制作,需要熟练工人的经验来完美实现。这些工人是工业企业的财富。

虽然有说法认为通过流水作业可以尽可能避免人力差别对产品的影响。但是实际经营中,包括锻造、车床、焊接等等岗位,还是证明,技术高的工人就是财富,你不可能使用一百个流水线的工人来取代一个高技术工人,哪怕你考虑到所有的标准化作业的分解,都做不到这一点、

能为火箭雕刻固体火药药柱的,就只有有限的几个大国工匠。

“抚恤的事情要做好。不是因为这样用工成本高或者低,而是因为一个人、一个家庭,都是巩邑的一份子,都是巩邑的最小社会单元。一个家庭失去了至亲的亲人,又失去了经济来源,这一家人就不能安定,极端情况下就会铤而走险。所以要有制度、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用工厂自身的利润来解决,就要好得多。办工厂的人因此能安心,死者家属因此也能安生。”张诚还是对李灵解释了其中的道理。

李灵点点头。

“所以抚恤的事情你要亲自跟进。不要让任何一个家庭感到不舒服、不要让任何一个家庭更乱。”

但是已经有人抢先到李灵前面了。就是化名为牛冢的朱家。

在一位遇难工友的家里,朱家给未亡人送上了一袋子铜钱,声称自己曾经和你家李大哥一起喝过酒,李大哥遇难,小弟责无旁贷。自己势必要给李大哥讨一个公道。

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这起子厂长、工坊主什么的都是黑透心肝的人。什么赔偿抚恤,不过是惺惺作态。什么?给未亡人和父母子女每个月发放抚恤金?那才给几个钱?至少得翻倍。钱能买回来我家李大哥吗?什么?只能给李大哥子女成年后才安排工作?那难道不是应该的吗?等子女成年那还得多久,到时候你们不认账怎么算?先给娘家哥哥安排个工作,子女也要安排。

葬礼必须得风光大葬,车间主任和厂长要披麻戴孝。

给未亡人说的一愣一愣的——牛家叔叔,你这未免太难为人家了吧?厂子给的已经算是优厚了,这巩邑上上下下的工坊,又有几家如钢厂这般厚道的?平时钱不少给,死伤也有抚恤,咱们差不多就行了!

哎呀李家嫂嫂,话不是这么说。李家大哥不在,你们以后的日子艰难着呢,咱可得现在就努力争取,你不争取,能得到啥啊!这样,全交给小弟了,小弟来帮您争取。

得到李家未亡人的点头,朱家就赶往下一个遇难者的家:哎呀陈大嫂,我和陈大哥是多年的至交酒友……

三十多个遇难者,朱家倒和二十多家是多年的至交好友,取得了人家的同意,就要去和工厂理论。

又在脚行扯了一块白麻布挂成横幅,说是为遇难的工友募捐,为他们的悲苦的妻儿们讨说法,求钱粮。

码头多是仰仗巩邑生活的商家,听说巩邑的工人们遇难,那还不多多捐赠,讨好一下巩邑的工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