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城的是匈奴人的军队,占领城市的,却是秦军。
秦军对战场节奏把握的非常准确。几乎是匈奴军队斩杀大宛国王的同时,秦军的炮声就响起。然后秦军的步兵方阵就顶了上来。
炮声就像是信号一样,听到秦军火炮声音,匈奴全军立即如潮水一样四散溃逃。晚一步就有可能炮弹降临,在过去上万里的逃亡之路上,每一战都是这么经过的。
溃散的匈奴人边跑边骂骂咧咧。骂的要多脏有多脏。
没有人能忍受这种一再发生的情况。
匈奴勇士在前面流血作战。眼看着就能屠城收拢战利品了,结果秦军就上来把匈奴人赶走,他们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在破城之前。
国王也被杀害了、军队也溃散了,秦人说:仁慈的扶苏皇帝不会不管你们的,扶苏皇帝会送一个新城主给你们,插上大秦的旗帜,宣誓效忠大秦皇帝陛下,就再不会有军队敢来攻打你们的城市了。
就这样,大秦的军队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给月氏以西的几十座城市换上了黑色的旗帜。
都特么什么玩意儿!
秦人最是无耻、狡诈!
有骂秦人的,就也有骂单于的,堂堂单于,就不敢和那个大秦的太尉当面单挑?反而带着我们十万大军像被猎人驱赶的狼群一样一路逃窜!
敢这样骂单于的,有些人第二天就被吊死在自己部落的帐篷里。多来几次,敢骂单于的就少了。骂秦军、骂皇帝、骂那个无耻的大秦太尉和大秦长公主的,就不绝于耳。
蒙恬和长公主就乘坐骆驼,在卫队的簇拥下,进入了大宛的都城贵山城。
秦军迅速控制了城内的秩序,发布了类似萧何约法三章的简易战时法规:杀人偿命、偷东西抵债!
紧接着,负责战区治安的穿白上衣蓝裤子,手持红白两色木棍的治安员就站在每一个十字路口,在贵山城内懂得秦语的翻译的帮助下,开始进行治安管理。
军司马、随军学者找来城中的长者,按照当地的风俗收殓了国王全家的尸体,举行了王者的葬礼。
秦军也收拢了死于城墙上的匈奴人和大宛士兵的尸体,分别摆放在城外。
拜火教的祭司麻葛被城中贵族首领推举,主持了国王和士兵们的葬礼。
大宛的风俗,人死以后要行天葬,任由尸体被秃鹫乌鸦啄食,吃干净的白骨再装入埋入土中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