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爱好固然不错,但也只能与秉直你略作分享罢了。然而,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秉直你必须知晓并一同商议。”扶苏小心翼翼地将三棱镜收好,然后重新落座,一脸严肃地对张诚说道。张诚见状,赶忙欠身表示自己定会全神贯注地聆听。
扶苏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件事便是关于蒙恬。”张诚闻听此言,愈发专注起来。
“蒙卿此番出征,战线拉得过长,战事持续过久,朝中大臣们对此颇有微词,朕……对此也略感忧虑。”扶苏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张诚连忙追问:“陛下所担忧的究竟是什么呢?”
扶苏解释道:“兵法有云,百里奔袭必蹶上将军,而蒙恬此次出征,行程何止万里?朕担心如此劳师远征,恐怕会对我军极为不利啊。”
张诚略作思索,继续问道:“那么,韩信对此有何看法呢?”
扶苏摇摇头,回答道:“淮阴侯向来对蒙卿的战事不置一词……或许是因为他觉得弟子不便评价老师吧?”
“韩信、张良都是熟读兵书的人,这段话他们能没学过?蒙恬读的兵书还能比陛下和我更少?难道蒙恬也不知道这句话?”张诚反问。
“只怕身在局中不自知。”扶苏说。
“我认识太尉有二十多年,陛下您认识太尉的时间更久,您看蒙恬他是身在局中不自知的人吗?”张诚问。
扶苏不说话了。
“太尉带走的部队,全都加在一起,也不过十万之众。就算十万人大败,我大秦的天会塌下来吗?”张诚问。
扶苏面色惨白,显然“十万人大败”这个假设令他很不安。
“何况太尉是什么人!是我大秦当今军神,去百越远征也是万里之遥,太尉不也是一战而胜之?太尉西征,我听说的是把整个草原都扫空了,现在北方郡县都开始征调无地的农人去草原放牧了。太尉是大胜、乘胜而追,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兵法说,穷寇莫追……”扶苏又开始掉书袋。
“我听过一句,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张诚差一点把这句诗后面的“追霸王”说出来,赶紧打住。
“不可沽名怎么样?”扶苏问。
“就是我要是有一个仇家,我就要满天下追着他去追杀,把他爹他妈、他儿子孙子都弄死,全家上下一个不留,这样就没有隐患了,也不用担心他们家里的后人以后会报复我。”张诚说。革命不彻底就等于彻底不革命。给敌人留一块割据的土地,就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
蒙恬要把匈奴人从西方推到海里去这个气势,张诚是很支持的。
“你真的会满天下追杀仇家?”扶苏有点怀疑,张诚看起来不是那个性格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