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黑的话让座位上的少年们一阵骚动,他们没想到,熊部落还会如此慷慨。
说完,熊黑便让人给乌脖他们每人发了一张纸,纸张不大,但上面记录的物资不少——这些物资,就是他们这些“留学生”们,可以领取并带回去的物资。
这上面还加盖了熊洪族长的大印以及大巫师的印信。
乌脖等人互相看了一眼,虽然他老早就从熊黑那边知晓,熊部落会给他们带一些物资回去,但真的将这张纸拿到手里,他们才敢相信,熊部落不仅让他们在这里白吃白喝白学了一整个冬天,甚至走之前,还让他们打包一些。
这种连吃带拿的行为,让这些留学生们都有些不好意思,纷纷在心里想着回去怎么回报熊部落。
乌脖怀里还揣着一百多枚铜币,本来是想买点东西回去的,不过熊黑劝住了他,有了带回去的物资,就没必要花铜币了。熊黑让他把这些铜币带回去,今年去交流的时候,可能会派上用场。
听话的乌脖自然选择相信熊黑。
“这是领取物资的凭证,你们每个部落,都可以带五匹麻布、二十斤盐、一件兽皮衣服、还有一套部落一至三年级的书册回去,这些东西就在船上,会跟着你们一同到灰村。”
“到了那里,自然有你们的族人来接应你们。”
给这些部落发放这些物资,自然不是熊洪“良心发现”,也不是部落实现了“物质极其富裕”,而是为了让这些部落“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在今年的工作中,能大力支持熊部落。
这些少年们,在熊部落生活了近半年的时间,对熊部落的感情也比较深厚,只要他们记得熊部落的好,等他们回去以后担任各个部落的队长、巫或者族长,想到熊部落的好,自然会对熊部落产生亲近。
这样一来,熊部落今后想要接纳这些部落、减少矛盾发生的目的就能更轻松地达到。
既然这样的方法很有可能成功,那对于熊部落来说,多付出一些物资,让这些部落内部更加亲近熊部落,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总共也就耗费了四百匹麻布、一千多斤的食盐,反正这些麻布、食盐,以部落的生产能力,很快就能生产出来,况且,每年收取这些部落缴纳的“赋税”,也足够抵消这些物资的价值了。
“你们回去之后,就可以跟你们的族长、你们的巫师们说,熊部落在南方发现了新的部落,需要人手帮忙,只要是愿意来的,熊部落会在以前‘雇佣’价格的基础上,再加五成的物资。”
去年跟前年都雇佣了不少这些部落的族人,除了管吃管住,每个月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些粟籽、食盐、麻布、陶器甚至是一些工具,对于有些部落来说,春耕之后会有不少时间,来帮助熊部落,不仅能与熊部落交好,还能获得一定的过冬物资。
所以接受熊部落的雇佣,在这些部落很是普遍。
而熊族二年,对熊部落来说,是个很重要的一年,需要更多的人手。
部落不仅要在南方建立与河谷诸部交流的“桥头堡”,也要逐渐将东边的诸多部落,纳入到熊部落的治理版图中。
……
“……我不信!”
熊瑞捂着脑袋,眼眶中泪水似乎在打转,不过还是倔强地没有哭出来,倒让熊丫不好意思再下手了。
“族长说过的!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这些家伙就是非常能活!”
“不可能!哪有能活这么久的,族长也说他没有见过。”
熊丫也一脸的不服气,两人旁边还有一些其他的孩子,互相支持他们一人,争论到底是乌龟活的时间长,还是河蚌活的时间长。
开春之后,部落需要对养殖鱼虾的池塘周围进行清理,运到田地里准备堆肥。而这一清理,居然还挖出了不少缩在泥洞里过冬的乌龟、鳖、河蚌这些东西出来。
不过大家对这种东西的食用兴趣明显不大,除了熬汤还算有些味道,剩下的都是一些壳,吃起来也不太好吃。
“活不了那么久吧?我感觉他们能活上十几年就算很厉害了。”
一个孩子犹豫着说道,他其实想支持熊瑞的,但看到熊丫攥紧的拳头,还是明智的选择站在熊丫这边。
而熊丫看到越来越多的小伙伴站在自己身边,不由得露出得意之色,她‘哼’的一声,便不再理熊瑞。
一个缩头缩脑的乌龟想要逃跑,被熊丫逮个正着,顺便用脚给它翻了个身,这只乌龟将四肢又缩了起来。她将脚放在乌龟的肚子上,试探地点了两下,发现龟壳是真的硬。
“那不一定,族长是这样说的。”
熊瑞依旧坚持熊洪说过的道理,虽然他的年纪比熊丫稍微小一点,不过现在好歹也达到了二年级的标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跟在熊丫后面哭了。
“那试一试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