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的开江县,阳光明媚,槐花飘香。季节的更迭带来了空气中轻盈的暖意,然而,县政府办公大楼的氛围却因一个消息的传回而变得躁动不安,一股无形的波涛正在暗流涌动。
消息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在县府办的办公室里炸开了锅。陈东莱与西南石油管理局的谈判,竟然成功了!
从唐庆伟的口中流出信息,迅速在办公室里蔓延开来,引得一众干部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把天然气价格打了个八折……”
“陈县确实是谈判专家。前脚从川东钻探公司那边争取到了留存比例,后脚就从西南石油管理局那边解决了天然气价格。”
“石油管理局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单位,从来都是一毛不拔。没想到,我们开江竟然能从他嘴里,硬生生地抠出三毛的价格来!”
“确实不容易!”另一位副主任附和道,“这次谈判确实意义重大。我听说汇都工业园区的天然气供应价,都没达到三毛。我们开江算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可不是嘛!当初赵乾坤书记去谈的时候,那边连面都不见。现在,陈县长一出马,不仅价格谈妥了,还争取到了百分之二十的天然气留存比例。这简直就是奇迹啊!”另一位老科员的声音里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能力固然重要,但人脉和背景,更是决定一个人仕途的关键。陈东莱能够以一个贫困县常务副县长的身份,与副部级的国家工业部门领导取得联系,并说服西南石油管理局的局长让步,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种能力,让县府办的干部们看到了希望,也让他们对陈东莱产生了深深的敬畏。
办公室里,一众干部们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情。他们对陈东莱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都知道,陈东莱的成功,意味着开江县未来的发展,将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说不定真能止住开江目前岌岌可危的经济颓势!
“这样一来,应该能吸引到一些企业进驻经开区吧?但是听说经开区的状况还是没有很大改善。好像是因为红城能源的缘故……”一名年轻的小科员犹犹豫豫地说道。
此言一出,不少正在工作的科员都抬起头来,好奇地打量着正在讨论的众人。见到大家都还算感兴趣,这位小科员壮着胆子说道:
“听说是红城能源那边拿了钱不办事,原先说好的厂房和机器,到现在都没见到影子。县统计局那边已经表态了,如果实际投入没到位的话,市里面不会把这笔投资算进统计数据里面。”
“我当初就觉得这个项目不靠谱。”老科员四下张望了一阵,低声说道:“水变油这种事情也太离谱了。”
“就是!我把这件事情给我正在读高中的儿子讲了。他听完之后说县领导都是夯货……”
“我说真的,关县还好,杜书记的文化水平确实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