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动手,南中诸郡的粮食就会被他们收入囊中。”
“进而影响到粮草征集。”
“此消彼长之下,势必会对北伐造成影响。”
“朕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朕要逼他们提前动手!”
听到刘谌的话,李骧顿感汗颜。
他确实是忽略了这一点。
眼下大汉为什么没有肆意的扩张底盘,除了因为陛下说要稳扎稳打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担心后勤撑不住。
“敢问陛下准备如何做?”
杨稷开口问道。
“如今大汉打下了这个大的地盘。”
“也开出来这么多的荒地。”
“是时候跟当初购买国债的百姓兑现了。”
刘谌成竹在胸的说道。
听到刘谌的话,杨稷尚在疑惑当中。
李骧的眼睛却立刻亮了起来。
当初朝廷为了发动北伐,向益州和汉中的百姓以及世家发行过一批国债。
明说了就是朝廷向民间借钱打仗。
这不是什么稀奇事,稀奇的是陛下兑现这些国债的方法竟然是拿伪朝的土地来兑现。
如此一来,这些人的利益便和大汉紧紧的绑在一起,想要让自己的钱不打水漂。
那就得全力支持北伐,让大汉占领曹魏的土地。
只有这样,朝廷才能兑现当初卖给他们的国债。
而这些国债中,又以益州世家购买的最多。
因为他们手里有钱,而且是闲钱。
买点土地,赢了皆大欢喜,输了也无所谓。
而杨稷也在李骧的简短解释下,明白了这些国债究竟是什么东西。
明白过来之后,杨稷不由得惊诧万分,后勤居然还能这么弄!
“李卿,替朕拟一道旨意,就说如今朝廷已经尽得陇西三郡。”
“朕为了褒奖那些购买国债的人,准备提前跟他们兑现。”
“不过眼下这些土地数量有限,且都是连片开垦出来的荒地。”
“为了不浪费,就优先给那些购买了国债的世家打理。”
“让各家的家主亲自来天水,朝廷会派人专程护送!”
听到刘谌的话,李骧的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兴奋。
什么是阳谋,这就是阳谋。
若是这些家主老老实实的奉命来天水听从陛下的安排。
可是来容易,想要回去就难了。
众所周知,陛下是一个不喜欢浪费的人。
这些土地既然分给了他们,必然要让他们打理的。
既然都打理了,那自然就要留在天水,或者是一年,或者是十年,甚至是一辈子。
陛下有的是手段慢慢瓦解他们。
要么这些人得到消息之后,立刻举旗造反。
这样杨将军就可以立刻带兵前去平乱。
仓皇起兵的战斗力可想而知,速度够快的话,根本就影响不了秋收!
甚至平乱之后,还能从他们的嘴里抠出点粮食来。
在清理完这些世家后,整个益州便再也没有人敢生出任何不臣之心。
大汉就会出现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对于正在北伐的大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杨稷也被刘谌的谋划给惊到了。
这倒底是陛下当初的无心之举得到的结果,还是陛下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了今天?!
“杨卿,朕即刻拜你为南中都督。”
“总督南中一切军事,南中所有兵马皆任你调遣。”
“另外,朕会给董卿去旨,让他把那支蛮兵交到你的手上。”
“务必在第一时间堪平动乱,勿要耽误北伐大事!”
刘谌嘴里的蛮兵,便是那支孟虬支援大汉北伐的兵马。
在阻击上庸魏兵一战后,便一直留在汉东。
此次前往南中,免不了要跟那些羌人打交道。
孟虬的这支兵马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听到刘谌的话,杨稷当场拜道:
“臣遵旨!”
说罢便匆匆离去,整备兵马准备前往南中。
李骧也匆匆退走,去替刘谌拟旨。
两人退走后,刘谌又叫进来一人。
“速速前往陇西传旨,让廖文他们即刻带兵西出陇西,前往武威。”
“配合关彝夺取凉州!”
既然已经决定把讲武堂学子打散,驻扎到三郡的各个村子里去组织这些百姓对抗魏兵的骚扰。
那再让廖文他们呆在陇西两郡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到时候只需要保持一支机动部队随时支援,不让百姓蒙受太大的损失即可。
在李骧把旨意写好并派人送往成都的时候。
张凯武也来向刘谌汇报:
“启禀陛下,一应讲武堂学子所需铠甲以及分配到三郡各个村落的铠甲已经准备完毕!”
“一众讲武堂学子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都可以听令出发!”
刘谌点了点头,起身往外走去。
在这些讲武堂学子们奔赴三郡各个角落之前。
刘谌有些话要对他们讲。
“伪朝见大汉日益强大,心中感到恐慌,使出此等卑劣手段。”
“想要通过袭扰百姓的手段,让三郡百姓对朝廷产生厌恶之心。”
“岂不知此举乃灭亡之道。”
“昭烈帝曾言,以人为本!”
“朕亦复言之,更曰百姓者,国之根基也!”
“遂派尔等前往三郡诸村,既为照拂百姓,也为宣扬大汉之德!”
刘谌面对着台下一众讲武堂学子,侃侃而言。
末了,刘谌一挥手,几个嗓门大的士兵开始对着一众讲武堂学子背诵刘谌早就准备好的东西。
“此次前往诸村落,尔等须有几件事要牢记。”
“第一,不许自矜身份,傲慢村民。”
“第二,不许轻取百姓一厘一毫,但有所需,皆须公平买卖!”
“第三,不许欺凌妇女!”
“第四,若遇敌情,须身先士卒,不许龟缩在后!”
“第五,......”
刘谌林林总总的总结了十几条。
自然不会指望着这些嗓门大的士兵们背诵一遍就能让他们记住。
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小册子,上面记载着刘谌告诉他们的一些注意事项。
同时每人配备了一本《汉语字典》和《百家姓》。
练兵之余,教当地百姓识字,这也是一个深入民心的好机会。
让这些学子们在约束自身的同时,也能把大汉的好宣传到三郡的角角落落。
“我等谨遵校长之命!”
数千讲武堂学子齐声应和,声震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