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这可怎么办?不行女孩就女孩吧。”
许父当即反对:“不行,都到这份上了,还‘生’个女孩不白费力气了吗。”
许大茂抓狂:“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怀个两三年吧?”
许父也急,但还是说:“再等等,我已经托人去找了,这两天就会有消息。”
屋里两个女人插不上嘴,只能干着急。
两天后的夜里,有人敲响许家西城的屋门。
门开后无声钻了进入。
男人将怀里包裹递给许父:“这是个不足月的婴儿,能不能养活就看你们的了。”
许父皱眉,但还是点头,给了男人一笔钱:“孩子的来历我不希望有第二个人知道。”
“规矩我懂。”男人拿钱离开。
当晚,许家传出童招娣的痛呼声,惊醒院里所有人。
有人面面相觑,难道是真没?
她们之前都怀疑是假的,可现在这情况,好像是要生了。
有人觉得没毛病,算算日子童招娣也该生了。
三更半夜,没人知道许家有没有请接生婆。
直到第二天才通过许母的口知道,生了个男娃。
许母脸上的笑就没停过,任谁都能看得出她很高兴。
却没人知道,关上门,许家几人愁眉不展。
看着就不太健康的婴儿,许大茂担忧道:“爸,这孩子能养活吗?”
许父也叹气:“那怎么办,尽力吧。”
童招娣问:“那给他吃啥?”
是的,吃啥?
童招娣又不是真怀孕生了孩子,可没有奶水。
许母不确定道:“米汤?”
不要怀疑,这时候包括八九十年代,很多婴儿真是靠米汤养活的。
和后世买的米不同,这时候的米没有抛光等工序,营养价值更高。
几人看看孩子,纷纷摇头,正常婴儿喝米汤还行,可这不足月的婴儿明显更需要营养。
摆在面前的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找个刚生完孩子的借奶,要么买奶粉。
几人商量过后决定两个办法一起来,一边找人借奶,一边寻摸奶粉。
两者都要花钱,毕竟这可不行村里,陌生人哪愿意借奶。
奶水太足人家男人也可以喝的。
许大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邻居李家,要说关系不错的人中谁家可能有奶粉,李家排第一。
这事耽误不得,孩子已经饿的不行,必须尽快。
于是,他也不管李家人都去上班,只有老太太在家,先问问再说。
“太太,您家有没有奶粉。”
知道事情始末的老太太什么都没问,一边起身去拿一边说:“你们啊顾头不顾腚,早该提前准备的,我大孙子弄来都放好些天了,也不见你过来,唉~”
许大茂低头不语,内心很是感动。
没想到文华早就预料到,还提前准备好了。
其实许母原本有想到的,但迟迟找不到婴儿,反而把这事急忘了。
老太太从箱子里拿出两袋奶粉:“暂时只有这些,先吃着吧。”
许大茂深深鞠躬:“谢谢,多少钱?”
老太太摆手:“我不知道,你等我大孙子回来问他吧。”
许大茂拿着奶粉回家,许母一边泡一边问:“他家真有奶粉啊?”
她很奇怪,李家又没要喝奶的孩子,怎么会有奶粉呢?
许大茂闷闷的说:“文华给我们准备的。”
屋里几人都沉默了,许母啧啧道:“李家真是好人啊,大茂,有这么个好邻居,你可要好好珍惜。”
童招娣深以为然。
其实这些奶粉也不能说是专门给许大茂准备的,李文华还没这么贴心。
而是怕黑子的孩子饿着,提前备好,反正都是备,打秋风的他就多拿了些,顺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