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章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2/2)

“给诸位上壶低度酒品鉴。”

“遵旨!”

“尔等再尝一尝。”

小太监给几个大佬斟满,崇祯示意细品。

几息功夫后,钱龙锡和李邦华禁不住点头,到底是南方人,看得出更喜欢低度。

而三个北方人就感觉不一样了,口感倒还过得去,也比米酒烈,只是与先前那份浓烈相比,多出一份寡淡。

“陛下,臣还是更喜欢烈酒!”

“臣也是!”

“......”

“陛下,这壶所谓低度酒正合臣之喜好!”

“......”

“此酒经过科学院若干次调味勾兑,找出最佳之比例与口感,比民间烧坊工艺更稳定,入口自然更好。”

“那是那是......”

“......”

你一言我一语中,崇祯已经心头有数了。

现在大明科学院还没有检测酒精度的能力,恐怕再过很多年也做不到。

那高度酒不外乎40余度,低度酒最多20来度,赶几百年后规定的级别还有差距,这还是用前世口味经验来判定的。

科学院弄出的这几壶样酒,可比民间烧酒味道好出不知多少。

同时也预示着酒水已准备走向商业化,不再仅用于军中儿郎治伤。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这话在21世纪可以当作一句调侃,于当下却不太妥。

酿酒蒸馏技术其实在宋末就有了,到明代已经较为成熟,只不过尚未大面积推广。

文人墨客喝掉几大壶都能写出旷世豪文,皆因并没有喝醉,仅仅是微醺。

烧酒在他们眼里乃低劣之物,这也是蒸馏酒没有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毕竟很多时候上层才是潮流的风向标。

“诸位,米酒不易保存且耗费主粮太多,在蒸馏技术下加以调味,靠高粱和玉米等杂粮便能产出美酒,朕以为该大力推广。

朕分地于民今年产出势必超过往年,然我大明仍旧缺粮。

故朕认为满朝文武应带个头,平时略酌几杯便可,且尽量不饮米酒,以引领时代风尚!”

“陛下,臣深以为然,依臣之见除了我等带头倡导外,还应向米酒征更为高昂之税收,如此可节约出大量食粮!”

毕自严到底是理财专家,皇帝一说,他就明白了其中含义。

“陛下,毕阁老所言不差,臣虽偏好饮酒,然从不酒后办理公务,臣一定尽量少饮。

再则此低度酒亦比米酒甘烈许多,臣恐怕喝上大半斤便会伶仃大醉咯!”

李邦华既表达对此事的支持,也阐明他喝酒的立场,办事绝不会喝酒。

“哈哈哈......”

“......”

几名臣子纷纷表态,喝两杯酒又喝出了一个宏观经济学。

酒税在几百年后比一般商品税高得多,而且存在溢价,随着未来人们生活水平渐渐好起来,酒水必定全面普及。

要丰富百姓味蕾,让更多人喝得起酒并一定程度上节约粮食,蒸馏杂粮酒势在必行。

“好,此事朕与诸卿过些时日再议,卿等吃菜,尝尝朕前几日指导御膳房所作之佳品!”

“谢陛下!”

大热天不至于饭菜很快变凉,在尊卑有序的当下,皇帝没喊请臣子自然不敢动筷。

“味道如何?”

“甚妙,甚妙......”

今晚五菜一汤并不奢华,每人面前摆着六样菜,看似普通的鸡鸭鱼肉却非常美味。

众人吃得很嗨,崇祯也吃得大爽。

到明朝这么久总算尝到味道更丰富的东西,小物件带来的成就感一点都不小。

“诸位有没有觉得这些菜肴有何不同?”

大快朵颐一通,崇祯停下筷子发问。

“陛下,臣觉得有一股莫名之鲜味,还有丝丝辣口之感,此味极其美妙!”

李邦华率先发言,论美食江西人向来都有发言权。

“陛下,臣在山东时曾吃食过几次昆布,臣从鱼汤里品出昆布之味,但又似乎不像。”

钱龙锡拱手。

崇祯知晓他说的所谓昆布,其实就是后世的海带,那东西本就自带鲜味。

“陛下,臣活了七十余年,没想到平常之物竟能烹出此等绝味,还望陛下解惑。”

孙承宗这样一说,瞬间勾起了大家的兴趣。

天子经常语出惊人,总会给臣子带来惊喜,这三餐五味中,说不定又有什么名堂。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