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凌超和辛胜利按时赶到鲍乾清办公室。
鲍乾清很亲切地和他们握了握手,请他们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
“前段时间你们送来的槐荫市国企改革情况汇报材料,我已经看过了,看到国企改革步入正轨,我非常欣慰。但是材料还不够细致,请你们来就是要进一步了解国企改革的现状,不要报喜不报忧,要全面客观详实反映真实情况。”
鲍乾清戴上花镜翻开材料。
凌超和辛胜利都能看到材料内容不是画了红蓝波浪线就是密密麻麻的批注,看样子鲍乾清确实很认真地反复阅读过。
凌超不免有些紧张,如果鲍乾清问的问题答不上来,那就彻底尴尬了。
他陪笑抢先打预防针:“鲍书记,辛胜利同志主持落实国企转型的具体工作,我虽然义无反顾地给予支持,但取得的成绩是市府的功劳,还是请胜利同志做主题发言吧。”
凌超貌似谦虚不抢功,其实是看到鲍乾清是有备而来,为了他的自身安全,还是尽量把所有风险都推给辛胜利。
不过,他说的也有道理,国企改革本来就是市府负责,的确应该由辛胜利汇报。
鲍乾清点点头,把目光转向辛胜利。
辛胜利也没推辞,马上进入汇报环节,详细介绍槐荫市国企改制转型的情况。
他没有看已经准备好的汇报材料,无论是事例还是各种数据都能信手拈来,显然对情况非常熟悉。
鲍乾清低头看着材料,心中暗自赞叹。
辛胜利的确是个人才,尤其是在执行力方面做得非常扎实。
白国昌格局很高,思维敏捷,但在具体工作的实施方面比辛胜利欠缺很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秦云东培养出来的干部的确都具备真抓实干的特点,而鲍乾清青睐的人大多华而不实,并不擅长基层管理工作。
鲍乾清也在反思自己的问题,今后不能只看重干部的口才和忠诚度,还是应该优先选拔能埋头苦干的人。
当辛胜利汇报完,鲍乾清一直记录的笔也停下。
“这次汇报充实了不少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这样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嘛。胜利,现在说所轴承厂段练的问题吧。”
鲍乾清轻描淡写肯定了辛胜利的发言,便把话题引向他预设好的主题。
辛胜利知道鲍乾清召见的意思,就是要替白国昌出头给自己找麻烦。
他因为有靠山,并没有特别在意鲍乾清的举动。
辛胜利随即汇报警局和纪委联合侦办段练的案子进展,同时拿出郑苍龙和李磊上报的材料,证明自己只是客观陈述,没有任何添油加醋。
鲍乾清听完汇报,摘下花镜放在桌子上。
“槐荫市国企改革主流是积极的,这是几届领导班子共同奋斗的结果。大企业小社会,出现几条蛀虫是有可能的,所以反腐永远都是进行时嘛。”
他先定了调子,接着瞥了一眼辛胜利,话锋有了明显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