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1章 伟丈夫(2/2)

此刻听闻梅鼎分析利害,又念及这段时日梅大人对大家的体恤。

几个把总互相看了看,眼神交流中已有了决断,最后纷纷拱手,声音带着疲惫与解脱:

“梅大人!我等皆是粗人,不识大局。”

“如今形势危急,愿听梅大人决断!大人说如何便如何!”

梅鼎见军心可用,不再犹豫,当即派了一名机灵可靠的亲兵,下关与西军接洽。

不过一个时辰,消息传回:

西军允诺只要献关,保证全体守军生命安全。想回家的,依前诺发放路费。

当日头跃上梅岭东侧的山巅,将万道金光洒满古老关楼之时,萧云骧在李竹青的陪同下,踏上了梅关的关楼。

梅鼎率领关上剩余军官早已卸甲,收掉武器,在关楼前迎候。

见到萧云骧,他上前一步,就要跪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败军之将梅鼎参见大王。梅关……就此献于王驾之前。”

萧云骧并未受礼,而是抢上一步伸手,托住了梅鼎的手臂,力道温和而坚定。

“梅先生不必多礼,”

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

“先生深明大义,使此雄关免遭战火,保全了千百将士性命,此乃功德无量之举。萧某与西军,感念先生之功。”

待安置好梅鼎一行,众人散去。

李竹青见萧云骧眼睛,久久凝视着梅岭,竟然罕见的吟出一首小诗。

---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

李竹青听罢,不由愕然当场,眉头微蹙。

这短短四句诗,以血火交织、长达十年的战争画卷为背景底色,

在“断头悬门”的极致悲壮,与“捷报纸钱”的奇异豪迈之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撼人心魄的情感张力,

最终凝结为一种殉道者的无畏气节,与对最终胜利的坚定信念。

这诗的意境,与当下西军兵不血刃、顺利夺取梅关的现实,形成了某种巨大的、几乎有些突兀的反差。

但李竹青转念一想,联想到萧云骧那极为隐秘、只有他及寥寥几人知晓的、宛如神魔般的奇异经历,心中不由了然起来。

他上前一步低声问道:

“大王,您方才所吟……莫非写这绝命诗之人,就是被困在这梅岭之上?后来……他脱险了么?”

萧云骧的目光,依旧没有离开脚下这片浸染了无数历史烟云的崇山峻岭,仿佛能穿透时空一般,看到另一个位面的壮烈。

他低声回答道,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是。当时他就在这梅岭之上,遭敌围困二十余日,身负重伤,弹尽粮绝,自忖难以生还,便写下此诗,藏于衣底以明必死之志……”

“后来幸得天时相助,竟奇迹般地,得以生还。”

李竹青也随着萧云骧的视线,望向眼前这片见证了无数生死、无数传奇的苍翠群山,心中肃然起敬,由衷地感慨道:

“能于绝境之中发出如此誓言……当真是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也!”

---

西军突破梅关之后,马不停蹄迅速南下,兵锋直指南雄州。

南雄州城守军仅数千绿营,本就战力羸弱,闻听梅关已失,又见西军兵锋正盛,士气如虹,早已全无战意。

在西军前锋第十六师,稍作试探性攻击后,便即全线溃散,争相逃命。

西军轻易夺取了南雄州城,并一举控制了粤北至关重要的浈江水道,将其作为大军后续补给运输线。

十六师毫不休整,继续向粤北重镇韶州府挺进。

十余日间,便已攻击至两百里外的韶州府城之下。

守城的瞒人总兵富察·富隆阿,竟于西军抵达当日,率数千众,弃城而走,仓皇逃往五羊城方向。

王錱的第十六师,顺利占领了粤北这座战略要地——韶州府城。

两日后,陈钰成率领所部主力,自湘南边境一路攻坚克难,如期攻至韶州城下。

西军两路精锐,终于胜利会师于韶州府城之中。

两军会师之后,在韶州城内,休整补充两日。

于西历1856年5月1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近十万西军精锐出韶州城,兵锋直指旧朝与洋人重兵布防、岭南地区最重要,也是最后的堡垒——五羊城。

--------------------------------------------------------------------------------------------------------

(9月最后一天,又是六千余字更新奉上,祝大家国庆中秋,双节快乐,万事顺心。多给乌鸦来点评论,催更,收藏,评高分,哎呀妈呀,终于将九月熬完了。

另有西军攻略岭南的进军路线图,在作者有话说。)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