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计塔的地下实验室,时间仿佛凝固成了坚硬的琥珀。雷恩悬浮于静滞棺内,意识却如同最精密的钟表机芯,以远超常理的速度运转着,啮合着知识、推演着危机、规划着路径。
来自深谒之厅的“轩辕帝灵源循环观想图”残篇,如同一把量身定制的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宏大能量视野的大门。这份源自青铜纪元鼎盛时期的核心传承,其精妙之处不仅在于复杂的循环路径,更在于其蕴含的“天地人”共鸣理念。
它不像后世许多修炼法门那样一味强调挖掘自身潜力、凝聚压缩能量,而是将个体视为庞大能量网络(无论是自身小宇宙还是外界大天地)中的一个节点、一个谐振腔。追求的是与更广阔能量源的和谐共振、循环往复,以此达到生生不息、借力打力的效果。
这种理念,与雷恩需要调和初火余烬(极致的内敛与毁灭)与羲和流苏(外在的秩序与净化)的困境不谋而合。他不再试图强行将两者“焊接”或“混合”,而是开始尝试以观想图为蓝本,构建一个更宏大的“能量场域”。
在这个场域中,初火余烬作为最核心的“奇点”,提供着最本源的动力与焚尽一切的潜力;羲和流苏则作为场域的“边界”与“滤网”,负责将初火的狂暴转化为有序的输出,并与外界的灵脉网络进行安全交互。而他的意识核心与银色微光,则是这个场域的“调控中心”与“架构师”。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构想,远超简单的“熵力透镜”。它涉及到了能量本质、维度拓扑乃至存在哲学层面。若非有轩辕观想图作为理论基石,以及银色微光这等超越时代的计算力,根本连起步的可能性都没有。
推演与构建的过程缓慢而艰难,每一次微小的参数调整,都可能引起整个场域模型的剧烈震荡甚至崩溃。
但每一点成功的稳定,都带来对能量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控。雷恩能感觉到,自身与帝都灵脉的联系变得更加清晰而……“亲切”。他仿佛能“听”到这座城市能量脉搏的细微跳动,能“看”到灵光在金属管道与符文线路中奔流的轨迹。
这种提升是内在而隐蔽的,能量波动被完美地收敛在静滞棺内,模拟着最普通的背景辐射。他谨记着“潜猎者”的威胁,将隐匿做到了极致。
与此同时,那条意外触发的密信——“哑簧”——也如同一根无形的线,牵动着他的部分算力。
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采取了最谨慎的策略:信息深挖与背景分析。
他首先利用新提升的权限,在不触发任何警报的前提下,悄然检索守夜人内部数据库中关于“学院”、“锈蚀教会”、“秘宝拍卖行”的非敏感公开信息,以及所有提及“星陨之铁”的交易记录、研究报告或任务简报。
“学院”全称为“帝国皇家灵能与应用技术学院”,是帝都乃至整个帝国最高等的学府和研究机构,地位超然,为帝国输送了大量技术官僚和研究者,其背景深厚,与皇室、元老院关系错综复杂。数据库中对它的描述多为正面,但隐约提及内部存在派系斗争和学术壁垒。
“锈蚀教会”则是一个长期被守夜人监控的疑似深渊崇拜组织。他们崇拜一种名为“万锈之主”的邪神,认为锈蚀、腐朽、衰败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其信徒多活动于工业区、废料场等地方,行事隐蔽,擅长利用工业污染和金属腐蚀进行邪恶仪式。威胁等级被评定为“持续观察,适时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