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军长心中一震,宛若惊涛骇浪,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宏,仿佛是在看怪物一样。
“李司令,没想到你不仅军事能力出色,政治才干也令傅某大开眼界啊!我很好奇,你是如何得出这番结论的?”
李宏得意一笑,道:“傅军长,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中国自清末以来就四分五裂,已有近百年之久,民众苦其久矣,这国家是时候一统结束战乱了。”
傅军长不是什么笨人,笨人也不可能在民国大舞台活跃这么多年,他凭直觉感受到李宏说的是真的。所幸这个时期的傅军长爱国情怀远大于军阀割据意愿,思想也较为开放,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得失。
“李司令,不瞒你说,我之所以有如此想法,一方面是我确实野心作祟,但更多的是为了自保。我好不容易脱离了阎长官,若是没有自己的地盘,便无法立足,这也是我谋划绥远的原因。
不过如今我算是明白了,既然事不可为,那就另想一条路,我就不信了天下没有我傅某人一条活路。”
李宏看着傅军长一脸决绝,却又稍显纠结的样子,劝说道:“傅军长,谁说的你没有活路呢?凭你的本事,难道还不能在这抗战中博取功劳,谋得前程?有了抗日英雄这个光环,民众自然现在你这一边,谁敢对你下手?
再者说了,傅军长若是不嫌弃,李某愿和傅军长结盟,共同抗日。战后谁要是敢主动对你出手,李某必鼎力相助。”
有了李宏这话,傅军长脸上瞬间露出喜色:“此话当真?”
李宏满脸严肃,郑重开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好,既如此,包头、归绥一带我就不要了,不过我有两个要求。”
“傅军长请讲。”
“第一,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大多数都是我帮助组建的,他们必须要归入我的麾下。
第二,我的部队粮食、武器装备落后且匮乏,弹药不足。李司令这次全歼鬼子一个骑兵旅团,缴获的武器装备肯定不少,我希望你可以提供一批支援我军。”
“可以,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他们的去留我不会强行限制,若是他们愿意去傅军长麾下,我绝不阻拦。至于武器弹药,我可以支援傅军长步枪5000支、轻重机枪300挺、迫击炮100门、75毫米火炮24门,弹药方面各式子弹150发,各式炮弹配2个基数。傅军长觉得如何?”
如此丰厚的条件,傅军长当即喜笑颜开,说:“傅某多谢李司令慷慨,从此以后,你我便是盟友,李司令但有吩咐,傅某在所不辞。”
6月28日,李宏在包头召集各抗日武装领导人开会,商议整编事宜。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大部分都随傅军长离开,少部分接受整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民间抗日武装、土匪、反正伪蒙军也接受了李宏整编。
至此,绥远抗日武装得到了有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