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大好消息,主任,我们派往白云鄂博矿区的技术团队传来捷报,他们已经完成了白云鄂博矿区的资源勘察,并提交了完整详细的勘察报告。”
说罢,李渝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沓厚厚的文件,放到李宏的办公桌上。
李宏扫了一眼文件,看着上面鲜红的白云鄂博矿区资源勘察报告几个大字,心中顿时激动起来。
“李兄,这可真是个令人激动的好消息,白云鄂博矿区我没记错的话,铁矿、稀土资源都储量很丰富吧?”
“不错,这份报告我大概浏览了一遍,白云鄂博矿区的稀土储量之丰富令人震惊,和您之前说的一模一样。据那边的技术专家说,这是他们见过听过的世界上稀土储量最丰富的矿区,尤其是很多稀土都可以用于军事装备以及重工业。”
李宏哈哈大笑,兴奋地说:“哈哈哈,这可真是天助我也。李兄,这件事你亲自督办,马上调集人手,要在月底之前完成一系列开采前准备工作,下月开始正式投入开采。
一句话,你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什么给什么,给我尽快投入生产。”
李渝高兴地合不拢嘴,当即立下军令状:“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如若不能按期完成,我甘受军法处置。”
李宏见李渝如此信心十足,非常高兴:“李兄,好好干,如果你按时完成任务,我将代表晋察绥绥靖公署奖励你五万大洋,并给你颁发德政匾。”
听到德政匾,李渝彻底不淡定了,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好机会啊,自己绝不能错过。
于是,李渝整个人瞬间跟打了鸡血似的,干劲满满地说:“主任,您就瞧好吧,等我的好消息。”
话音落下,李渝便迫不及待地告辞,马不停蹄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拨通了白云鄂博矿区的电话。
另一边的白云鄂博矿区,伴随着阵阵风沙吹过,各位中德技术专家在现场积极的指导工人工作。
矿区外,一辆辆卡车宛若一条长龙,源源不断地开进矿区。车上运输的不是设备就是建设材料,无数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卸货。
一座座厂房正在拔地而起,一件件机器被投入生产,整个矿区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了保障矿区早日实现大规模生产,李宏不仅调集了一个加强团进驻矿区负责安全保卫,还从晋西北调集了大批工人、设备支援。
考虑白云鄂博矿区粮食不足的困境,李宏专门组建了矿区后勤处,抽调一个汽车连负责矿区后勤,并下令加派人手修筑包头到白云鄂博矿区的公路。
在李宏不遗余力的支持下,白云鄂博矿区得到了飞速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到了次年年初,整个矿区工人、军队加起来总人数超过了一万人,矿区产量大幅提高,单就铁矿石一项就达到了月产7万吨的规模,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