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4章 路线抉择,步步惊心(1/2)

江东的准备工作在暗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打包典籍、安抚人心、联络内应……

每一项进展都通过玄镜台的密报,如同细密的雨丝,汇聚到南郑我这方小小的天地。

然而,当准备工作逐渐接近尾声,一个最关键、也最致命的问题,终于摆在了我和核心团队的面前

——选择哪条路,将这批无价之宝和珍贵的人才,安全地从千里之外的江东,接到这偏居一隅的汉中?

深夜,太守府的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徐庶和貂蝉侍立在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从江东到汉中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被细致地标注出来,

几条用不同颜色丝线勾勒出的路线蜿蜒其上,触目惊心。

每一条线,都代表着一种可能,也潜藏着无数的凶险。

“主公,根据‘锦鲤’和各地潜伏人员传回的最新情报,

结合我们对沿途地理、水文以及各方势力布防的分析,目前有三条备选路线可供考虑。”

徐庶首先开口,他神色凝重,指着沙盘,声音沉稳却难掩其中的压力。

“其一,是主水路方案。”

他指向一条几乎完全沿着长江西进,然后转入汉水北上的红色丝线。

“此路线优势在于,水路运载量大,速度相对较快,尤其适合运输大宗典籍。

从建业(或吴郡)附近秘密登船,伪装成普通商队,沿江而上,

经夏口,理论上可以直接进入汉水,抵达上庸或西城,再转陆路进入汉中腹地。”

我看着那条红线,它贯穿了孙权势力范围的核心腹地,

还要经过刘备如今重点经营的荆州水域,

甚至在汉水下游,还可能与曹操在襄樊一线的势力范围发生接触。

这简直像是在三头猛虎的眼皮子底下运送一块肥肉。

“劣势,显而易见。”

徐庶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

“全程几乎都在各方势力的严密监控之下。

孙权对长江水道的控制日益严密,盘查极多。

进入荆州水域后,刘备方面虽然名义上是‘盟友’,但我们这次行动极其敏感,绝不能暴露。

诸葛亮心思缜密,沿江关卡未必不会注意到我们这支‘特殊’的商队。

最危险的是汉水下游,一旦被曹军水师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全程需要极其精密的伪装、准确的情报支持,以及……大量的运气,

或者说,需要打点无数关卡,但这同样会增加暴露的风险。”

貂蝉接过话头,补充道:

“玄镜台在沿江各处都有眼线,可以提供一定的预警和协助。

部分关卡,我们也有内线可以疏通。

但船队规模过大,典籍数量太多,加上还有妇孺随行,完全不引起注意的可能性极低。

一旦某个环节出错,很可能全盘皆输。”

我点了点头,心中已将这条看似最便捷的路线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风险太高,变数太多,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不被发现,这不符合我的风格。

“其二,是水陆结合,南线迂回。”

徐庶指向一条绿色的丝线。

这条线在长江中游便离开主航道,转向南方,

似乎是利用了鄱阳湖或洞庭湖的水系,然后深入荆南山区,

最终从更西面的、靠近巴东、鱼复一带的地方,设法进入长江上游或直接翻山越岭进入汉中南部。

“此路线的优势在于,避开了长江中下游大部分主要关卡和势力核心区。

荆南山区地广人稀,地形复杂,群山峻岭是天然的屏障,便于隐藏行踪。

部分区域甚至仍是蛮族或地方小势力控制,官府力量薄弱。”

“但缺点同样致命。”

徐庶皱紧眉头,

“首先,水路转陆路,意味着大量的典籍和物资需要重新装卸、搬运。

在偏僻山区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转运,极其困难,耗时极长,且容易留下痕迹。

其次,荆南山区的道路极其难行,对于随行的妇孺老弱而言,将是极大的考验,甚至可能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

最后,那些所谓的‘官府力量薄弱’之地,往往也意味着盗匪横行,秩序混乱,安全保障更加困难。

我们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护卫,并且需要极其可靠的当地向导。”

貂蝉补充:

“玄镜台在荆南山区的人手相对薄弱,情报支持不如江北。

虽然可以提前派遣人员渗透、探路、建立接应点,但覆盖范围和反应速度都会受到影响。

而且,一旦在山区遭遇大规模的盗匪或地方武装,我们的小股护卫力量未必能应付。”

我看着那条深入群山的绿线,仿佛看到了泥泞难行的山路、疲惫不堪的人群、以及潜伏在黑暗中的未知危险。

这条路,牺牲了效率和舒适性,换取了一定的隐蔽性,但代价同样巨大。

“其三,是水陆结合,北线穿插。”

徐庶最后指向一条蓝色的丝线。

这条路线同样在长江中游离开主航道,但转向北方,

沿着淮水或其支流西进一段,然后通过陆路,穿越大别山或桐柏山脉的边缘地带,

最终目标是设法进入南阳盆地西侧,再沿丹水或汉水支流进入汉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