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大理寺门前,阳光洒在石阶上,照得青砖泛着微光。
幽冥堂覆灭的消息传遍江湖,李少卿亲自为我们请功,大理寺上下对我们刮目相看,连孙豹也难得地露出了笑意。
可我的心,却始终压着一块石头。
“珍珍,你怎么了?”吕四娘走过来,轻声问。
我摇头,勉强一笑:“没什么,只是觉得,这场风波……来得太巧了。”
她皱眉:“你是说,还有人没浮出水面?”
我点了点头。
“江湖的平静,有时候,反而是风暴前的宁静。”
我们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深深的不安。
而就在这时,我收到一封密信。
信上只写了一句话:
“幽冥堂虽灭,但‘暗影’未亡。”
那夜之后,我开始留意周围的一切。
宴会、酒楼、大理寺内的聚会,我总是不动声气地观察四周,仿佛在寻找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们在老王七的提议下,聚在城东的“醉梦楼”里庆祝胜利。
“来来来,这一杯敬孙寺正!”王七高举酒杯,笑得见牙不见眼。
“敬孙寺正!”众人齐声应和。
我笑着举杯,眼角却在不经意间扫向窗外。
街对面,一个穿灰衣的人正低头蹲在屋檐下,看似在系鞋带,可那双眼睛,却一直盯着我们这扇窗。
我不动声色,继续笑着,心里却已警铃大作。
“吕四娘。”我低声唤她,“街对面那个灰衣人,注意一下。”
她顺着我目光看去,神色一凛,立刻点头。
“阿里巴巴,待会儿你出去绕一圈,看看有没有其他可疑之人。”
他点头,不动声色地起身离开。
宴会继续,大家谈笑风生,可我的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半个时辰后,阿里巴巴悄然回来,脸色沉重:“不止一个。至少有三人,轮流换岗,像是监视。”
我心中一沉。
果然,幽冥堂不是终点。
而是另一个更大的阴谋的开端。
那一夜,我回到大理寺后,立刻启动了“大理智探协助系统”的官场关系指南功能,开始梳理朝廷中的人物关系。
“目标:暗影组织在朝廷中的内应。”
系统开始运转,一道道信息在我脑海中浮现,像是拼图般逐渐成形。
我调取了最近半年的官员调动记录、密信往来、宴饮记录、甚至是某些官员的私交名单。
几个名字,频繁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
兵部尚书上官琏、户部侍郎赵怀义、御史台左司御史裴敬。
这三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且与一些江湖势力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
我心中警铃大作。
这些人,表面上忠于朝廷,实则暗中勾结江湖组织,试图搅动风云。
我决定从最薄弱的一环入手——赵怀义。
他最近频繁与一名江湖商人来往,而这名商人,正是幽冥堂的外围成员。
我让崔倍暗中记录其行踪,又通过陈拾在酒楼布眼线,终于在一次私密会面中,拍下了他们交接密信的画面。
证据确凿。
我握紧拳头,心中涌起一丝久违的振奋。
“终于,抓到你们的尾巴了。”
可就在我准备将这些证据整理呈报大理寺时,夜色中,一阵寒意突然袭来。
我猛地回头,只见窗外树影晃动,仿佛有人藏身其后。
我迅速起身,拔出腰间短刀,悄悄靠近。
可当我冲出去的瞬间,只看到一道黑影如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
我站在原地,心跳如擂鼓。
“他们……已经察觉到我了。”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证据,心知这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若不能尽快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恐怕我连命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