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那永昌侯。”
随后,陆羽就将这事缓缓道来。
这下徐妙云也算听了个真切,对蓝玉也没了以往那般多的好感:“竟以女子性命要挟?这般性情,如今开国年间还能受得住。”
“可若是一旦犯了大错……”
徐妙云简单点评了几句,随后便闭上了嘴。
如今蓝玉在大明军校也好,在一众年轻新贵之内也罢,都是如日中天的。
虽然有定远侯王弼和江夏侯周德兴两人能与其争相比较,可终究还是不免差了那么一筹。
而在如此情况下。
哪怕徐妙云瞧不上蓝玉此人,但也没必要专门得罪。
吃力不讨好的事,实在没必要去做。
“既是胡人女子,那就收下。
若是哪一日夫君有了兴趣,便自己看着办。”
徐妙云没好气地白了陆羽一眼,似乎也是就此认命了,这人毕竟都已经带了回来,难不成还当真赶出去?
一个胡人女子自然不重要,不过永昌侯蓝玉的面子,他们自然是要给上一分的。
更别提蓝玉背后基本上可都是站着朱标这位太子殿下的。
徐妙云自然也要考虑众多……
身为这府上的当家大娘子,本就是这般心累。
“麻烦媳妇了。”
陆羽尴尬一笑,只能这般说。
他也不想,不过属实无可奈何。
天晓得他好色的名声传了出去后,各方人等对他言语行动间都是送美人的意思,仿佛他陆羽除了好色之外。
其他的便当真一窍不通了。
英雄本色是不假,男人本色也是正常,可……不是只有女人!
旁人如此。
他陆羽亦是如此。
陆羽将这一份重礼收下后,蓝玉心情爽朗,回到府内更是直接把此事告知了蓝平、蓝田两位义子。
两位义子。
哪怕是一向聪慧足智多谋的蓝田,此刻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毕竟陆羽好”一事,天下众人皆知,《大明日报》上更是写了数回,应当不是子虚乌有,而且也是人之常情。
众人都能理解。
“这礼送完了,你们家义父我才能放心在边关立功,这才是事半功倍之策!”
蓝玉一脸得意,扬扬自得地稳坐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轻声一笑道。
蓝平听了这话,立刻重重点头:“义父英明!”
就连蓝田此时也是微微一笑:“义父此举的确做得妥当,尤其是在我等兵马临行之际,想必
“哈哈哈哈!”
对蓝瑩的夸赞,蓝玉不以为意。
但被他义子之中最为聪慧的蓝田一顿夸赞,蓝玉发自内心大笑出声,一时显得多了几分真诚,“那是自然,否则又怎么能成了你们所有人的义父?”
又是几日过去,蓝玉领着他的一众部将,离了洛阳新都,直直赶往那边关之处。
数月过后,这才抵达边关之内。
此时辽东高墙大城重新铸造,且已有水泥及其他堡垒修筑之法全面应用。
辽东大营虽只过了数月,但与之前相比已是大不相同,仿佛焕然一新:城墙更高、厚度更厚,附近的火炮也都架在了各个堡垒之中,火力无疑上升了数个档次。
看着周围辽东城俨然成了一座军事堡垒,纳哈出不免唏嘘感慨:“若是我元廷曾几何时也有这样的火力,又何至于此?又何必投向大明?”
可惜都已是过去式了。
如今的辽东,民心归向,人心已定,全都指向大明。
大圆仿佛才过去了数月,却已然像是过去了许多年。
到了眼下,就连他纳哈出的手下心腹,也都对大元指责不齿,也就是酒后胡说几句醉话罢了,清醒过来个个甚至都悔之晚矣。
仿佛大元在这短短数月之间,就已成了什么不能提的禁忌,生怕大明将他们这些人给抛弃了似的。
这一幕幕让纳哈出得知之后,既痛心疾首,却又感到无比庆幸。
他纳哈出终究是做了一次正确的抉择,带领着麾下的数十万元人投靠大明,有了光明的未来,并没有负隅顽抗,落得最后凄惨的下场。
甚至到了此刻,这留下来的数十万元人大军之中,此前不少人对于他这个丞相,如今的侯爷的投降之举还有怨言的。
一个个也都早已换了口吻。
“我就知道,侯爷大人做得没错!”
“看看我们如今顿顿有荤腥,而且月月的粮饷发得足斤足两,若是跟大明作对,哪还能有这些福利?”
“打仗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幸好侯爷大人领着我们归了大明,我们以后也是大明的子民了,这才是我们想过的日子!”
“听说那些瓦剌、鞑靼、朵颜三卫居然敢同大明作对,不知死活的家伙!这一次等到大明军队出手,定要让这些人知晓大明的盛世之威!”
行走在军营之内,纳哈出双耳微动,听得那些大明的兵卒也罢,连他手下的一众亲兵张口闭口都是大明,哪里还有大元的半个字眼?
仿佛大元真的成了过去式,真的再回不来了。
回到军营主帐,纳哈出还在一阵怅然若失之时,边关,专门前来负责应对草原各个部落及互市事宜。”
“请侯爷多多准备!”
“知道了。”
纳哈出挥了挥手,亲兵这才徐徐退下。
“大明又来人了……”
纳哈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嘴角轻轻一抿,面上亦是露出不一样的光彩,“希望这些草原部落别太不知足、不识相,否则……又不知要死伤多少人。”
此刻他的脑海中并非是在惋惜那些草原人的性命,而是不愿意大明的国力乃至任何一个士卒为此牺牲。
在他眼里,那些草原之人压根不配。
不知不觉间,连他这个昔日元人的首领也都归顺了大明,更遑论他人?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