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1章 动摇德日半个世纪的统治(1/2)

汉诺威时间,展会结束后第二天。

清晨的阳光透过酒店的落地窗,洒在一份刚刚送来的行业期刊上。这份名为《机床世界周刊》的杂志,是全球金属加工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刊物之一。

今天的封面,没有采用任何产品的图片,而是一张对比强烈的照片——左边是红星展台人声鼎沸、签约不断的火爆场面;右边,则是GE-西门子展台那两个失落离场的背影。

封面标题用加粗的德语和英语写着同一句话:

《再见,老师傅;你好,整合者》

刘燕将这份期刊轻轻放在秦奋面前的茶几上,神色有些复杂。

“老板,几乎所有的行业媒体都在报道我们。这份报告的分析,是目前最深入的。”

秦奋拿起期刊,目光快速扫过那篇长达十页的深度分析报告。

报告的作者,是德国著名的工业经济学家克劳斯·舒尔茨教授。他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昆仑”机床本身的技术参数,而是将目光放在了红星集团的崛起模式上。

报告开篇便直言不讳:“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时代的更迭。这不仅仅是一台优秀机床对另一台的胜利,更是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对传统工业模式的降维打击。”

“长久以来,德意志和东瀛的精密制造,依赖的是一种‘老师傅’模式。它依靠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师徒传承和对工艺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这种模式稳定、可靠,但也因此变得封闭、缓慢且成本高昂。”

“而来自华国的红星集团,则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整合者’模式。他们并不执着于从零开始发明每一个零件,而是以强大的、几乎无法理解的资本力量为后盾,在全球范围内网罗最顶尖的智力资源。他们收购了瑞士的驱动技术,聘用了德意志的结构工程师,融合了米国的软件算法……再依托华国本土强大到可怕的基础制造能力和垂直产业链整合能力,将这些来自全球的顶级技术模块,高效地‘组装’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整体。”

报告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这不是技术上的失败,而是体系上的失败。当你的对手可以用金钱快速买到你花费五十年积累的技术,并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将其产品化时,你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在资本和效率的铁蹄面前,就显得不堪一击。”

报告的结尾,是一个让整个德意志和东瀛工业界都感到刺眼的悲观预测:

“汉诺威展会或许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德、日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近乎垄断的统治,可能将因此开始动摇,甚至……就此终结。”

秦奋放下期刊,神色平静。

“他只说对了一半。”秦奋淡淡地开口,“资本和整合是加速器,但真正的核心,是他没有看到的、我们从数年前就开始布局的底层技术自研。否则,再多的钱,也只是买来一个组装工厂,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红星。”

刘燕点了点头,她知道秦奋说的是事实。无论是新材料还是控制系统的底层架构,那些才是红星真正的护城河。

她拿起另一份文件,汇报道:“老板,您看这个。展会一结束,我们就收到了很多……有趣的合作请求。”

秦奋接过文件,上面罗列着十几家公司的名字。

为首的,是意呆利的法拉利机床和瑞士的斯达拉格集团。

这两家,在欧洲机床行业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二线强国,拥有一些在特定领域的独门绝技,但长期以来,一直活在德意志巨头的阴影之下,市场空间被严重挤压。

“法拉利机床希望能在重型龙门加工领域,与我们进行技术互补合作。斯达拉格则提出,愿意开放他们在涡轮叶片加工方面的部分专利,换取‘昆仑’机床的优先供应权和系统适配。”刘燕解释道,“他们的姿态……放得很低,几乎是在主动示好。”

秦奋的指尖在“斯达拉格”的名字上轻轻敲了敲。

这很有意思。

过去,这些企业是德日主导的联盟里的“小弟”,现在,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大哥”。

全球机床行业的联盟格局,已经因为“昆仑”的出现,开始出现一道道裂缝。墙角,已经自己松动了。

“告诉他们,合作可以谈,但不是现在。”秦奋做出指示,“让他们带着具体的、有诚意的方案,一个月后到沪市来谈。我们现在没时间招待他们。”

“明白。”刘燕干脆地应下。

这种将曾经高高在上的欧洲同行晾在一边的感觉,让她也感到一阵快意。

……

当晚,汉诺威,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被红星集团整个包了下来。

一场盛大的庆功晚宴正在这里举行。

来自沪市总部的核心技术团队、市场团队以及欧洲分公司的员工们,齐聚一堂。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

“干杯!为‘昆仑’!为红星!”

“刘总,您太厉害了!一个小时卖了100台!那场面,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王总工,您是我们的神!没有您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攻关,就没有‘昆仑’的今天!”

气氛热烈到了极点。负责“昆仑”核心结构设计的王建国总工程师,一个年过五十、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老技术专家,此刻也被众人灌得满脸通红,笑得合不拢嘴。

刘燕端着酒杯,走到了秦奋身边。

“老板,今天您是最大的功臣,怎么感觉您兴致不高?”

秦奋微笑着与她碰了一下杯,抿了一口红酒,目光却扫过全场每一个兴奋的脸庞。

“高兴是应该的,这场胜利,足以载入华国工业史。但如果现在就躺在功劳簿上,那我们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周围几个核心高管都听见了,喧闹的气氛略微一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