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瑞士法郎,做空日经指数期货。另外,在伦敦金属交易所,逐步建立铜和稀土的多头头寸。我们的生产线扩张,未来对这些原材料的需求会非常巨大,这既是投资,也是为我们自己的供应链上保险。”
“记住,一切操作,必须在不引起市场注意的前提下完成。”
“明白,刘总。”
挂断电话,刘燕靠在椅背上,轻轻揉了揉太阳穴。
在一线,秦奋和他的工程师们,用技术构筑了红星集团坚不可摧的实体堡垒。
而在后方,在这些看不见的金融战场上,她要做的,就是为这座堡垒,修建一圈同样坚固、能够抵御任何金融风暴的财富长城。
她的价值,与那些功勋卓著的技术专家们,同样重要。
……
与此同时,红星集团所引发的风暴,已经开始超越单纯的工业和金融领域。
哈佛大学商学院。
在一堂名为“新时代战略竞争”的公开课上,著名的战略学教授乔治·凯南,将红星集团的案例,作为了今天课程的核心。
“女士们,先生们。请大家看大屏幕。”
屏幕上,出现了秦奋在汉诺威展会上发布“昆仑”时的照片。
“这个人,和他的公司,红星集团,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颠覆了全球高端工业的格局。很多人将其归结为一次技术的胜利,但我认为,这背后是一种全新的、更值得我们研究的商业模式——我称之为‘红星模式’。”
台下的学生们,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业精英,都露出了专注的神情。
凯南教授继续道:“几十年来,我们商学院的教科书都在讲述全球化分工的优势。米国的公司负责设计和品牌,德意志的公司负责精密制造,东瀛的公司负责电子元件,然后由华国的工厂进行组装。这套体系,运行得非常完美,也缔造了无数跨国巨头。”
“但是,红星打破了这个模式。它的创始人秦奋,提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战略:全球整合,本土制造。”
“他去德意志,收购了快要破产的库卡,得到了机器人技术;他去以色列,收购了最顶尖的视觉识别公司;他在硅谷,设立了算法实验室。他像一个贪婪的猎人,在全球范围内,用资本捕获最顶尖的技术和人才。”
“然后,他把这一切,都带回了华国,在他自己的工厂里,进行深度的融合与再造。最终,诞生了‘昆仑’这样前所未有的产品。它不是简单的零件拼凑,而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凯南教授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
“‘红星模式’告诉我们,旧的全球化分工体系,正在变得脆弱。在未来,真正的霸主,将是那些能够整合全球资源,并建立起自己独立自主、封闭循环的‘技术内生态’的公司!”
“这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它标志着,挑战者们已经找到了推翻旧霸权秩序的有效路径。我敢断言,在未来的十年里,全球所有顶级的商学院,都将把‘红星集团’的崛起,作为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他的话,通过课堂直播,迅速被《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媒体引用和解读。
“红星模式”的讨论热潮,从象牙塔迅速蔓延到全球的商业世界。秦奋和他的红星集团,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一家工业制造企业。
……
沪市,红星集团总部,顶层总裁办公室。
秦奋安静地看着屏幕上汇总来的各种信息。
纳斯达克疯涨的股价,账户上天文数字般的现金,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分析……
他的脸上,没有太多的波澜。这一切,都在他当初构建蓝图时的预料之中,甚至,比他预料的还要顺利一些。
真正的挑战,从来都不是来自于被打败的对手。
而是来自于那些潜伏在暗处,尚未出手的敌人。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内线电话响了。
是负责集团供应链管理的副总裁,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秦总,刚刚接到东瀛那边的紧急通知。”
秦奋的眼神微微一凝:“说。”
“为我们‘昆仑’配套生产RV减速器的供应商,东瀛的纳博特斯克公司,单方面发来函件,宣布即刻起,暂停向我们供应所有型号的精密减速器。”
“理由呢?”秦奋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函件上写的理由是……‘不可抗力’。”
秦奋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不可抗力?
在精密工业领域,RV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最核心的关节部件,技术壁垒极高,全球市场几乎被两家东瀛公司(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所垄断。
这根本不是什么不可抗力。
他们打不赢正面战场,就选择从供应链的背后,狠狠地插上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