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
“长城特区”一号指挥中心,气氛凝重如铁。
巨大的沙盘上,代表着整个工程的无数个光点正在有条不紊地闪烁。然而,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会议桌中央的一份紧急情报上。
“……根据我们驻外使馆人员通过‘未来维度’公司传回的消息,横滨港务部门给出的官方理由是‘例行抽检’,需要对这批钇钡铜氧化物(YBCO)原材料的‘最终用途’和‘技术参数’进行重新评估,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一名负责对外联络的参谋,正在向在座的几位核心负责人汇报。
在座的,只有寥寥数人:秦奋、陈部长、首席科学家张承志,以及刚刚放下行李就被紧急召集过来的几位材料、物流和国际贸易领域的专家。
“毫无疑问,这是冲着我们来的。”张承志的脸色很难看,他一拳砸在桌面上,“他们不可能知道我们的最终目的,但他们肯定嗅到了什么。这批YBCO超导前驱体粉末,纯度高达99.99%,是我们目前能从国际市场上买到的最高规格产品,是启动初期几个关键子项目必需的。自己生产,我们还需要至少三个月才能达到同等纯度的量产水平。”
一位负责供应链的专家补充道:“麻烦的是,这批货的供应商是米国的一家公司,通过我们设在海外的‘未来维度’公司采购,在东瀛中转。现在,东瀛海关一句话,就把我们的货扣下了。对方这是在用他们主导的规则,卡我们的脖子。”
所有人都看向了坐在主位上,始终一言不发的秦奋。
从接到消息到现在,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愤怒或焦虑,只是平静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预料之中的事情。”
终于,秦奋开口了,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如果一切都顺风顺水,那才叫不正常。把这件事当成我们‘长城工程’遇到的第一个敌情,一次实战演练。”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原定于十点钟的全体动员大会,照常进行。这件事,先不要扩大化,不要影响到其他科学家的情绪。”
陈部长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我去安排。”
秦奋看向张承志:“张总,你和我一起去会场。至于横滨的货……”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等大会结束,我们再来解决它。”
……
特区大礼堂。
这里与其说是一个礼堂,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足以容纳数千人的室内集会中心。此刻,礼堂内座无虚席。
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构成了整个会场的主体。
一边,是李工、周毅、林立等“红星集团”的老员工。他们穿着统一的深蓝色工作服,脸上带着自豪和一丝好奇。他们知道老板在干一番大事业,但直到昨天,看到那些只在教科书和新闻上出现过的院士、大牛们陆续抵达时,他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参与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伟大的工程。
另一边,则是钱卫东、林雪、王建国等刚刚抵达的“国家队”成员。他们衣着各异,气质沉稳。他们中的许多人彼此都认识,但此刻,更多的目光是投向那些红星集团的工程师们,眼神中带着审视和些许的疑惑。
一个由民营企业主导的,甚至连总指挥都是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的项目,真的能承载起国家如此沉重的托付吗?
尽管有宋老和张承志坐镇,但他们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
主席台上,只简单地摆放了一张讲台。
没有彩旗,没有横幅,只有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悬挂在主席台的正后方,庄严肃穆。
当秦奋穿着一身简单的黑色夹克,独自一人从后台走到讲台前时,整个会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总指挥身上。
他没有带任何讲稿,只是将双手扶在讲台两侧,平静地环视着台下。
台下,是一双双或好奇、或审视、或期待、或怀疑的眼睛。这里汇集了整个华国在基础物理、材料科学、精密制造、超级计算等领域最顶尖的大脑。
“各位,”秦奋开口了,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礼堂的每一个角落,“欢迎大家。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是放下了手头重要的课题,告别了家人,带着国家的命令和一肚子的疑问来到这里的。”
他的开场白简单直接,没有任何客套。
“你们可能在想,红星集团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秦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凭什么,能让国家把各位请到这里来。”
台下,一些科学家的表情微微动了动。秦奋的话,说中了他们的心事。
“这些问题,我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用行动来回答。”秦奋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以红星集团董事长的身份,而是以‘长城工程’总指挥的身份,只讲一件事——”
“我们,到底要在这里做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我们不是在研发一款新产品,不是在攻克一项新技术,更不是为了给红星集团创造多少商业利润。这些,从你们踏入这个特区大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这句话,让台下的李工和周毅等人心头一震。他们第一次在秦奋的口中,听到了对商业利润的全然否定。
而那些国家队的科学家们,也露出了专注的神情。
“我想请大家看一看你们的周围。”秦奋的手臂,缓缓划过全场。
“你们中,有研究了一辈子理论物理的泰斗,有设计了国家最强大加速器的总师,有能制造出世界最顶尖材料的专家,也有我们红星集团最优秀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