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明了汉军必败,心存畏惧,本想趁机退走,奈何身后忽然一声厉啸,数万汉军呼吸而至,前方奔驰而来的正是程普、黄盖,颜良、文丑等皆在其列。
魏延见汉军如阵,此地万余兵马毫无抵挡之力,料想前方的数千黄巾军已经覆灭,当即选择果断撤离。
袁绍见叛军大败,己方拥有大胜之威,想趁机击溃张曼成部,急令大军沿路追杀。
此刻的汉军营地内,皇甫嵩得知袁绍攻破沙丘外围防御,彭脱部更是不知所踪。
数万汉军正围攻张曼成部,敏锐的察觉其中不妙,当即点齐全部兵马,避免袁绍遭遇围杀。
总共一万七千兵,其中董卓有残兵五千余人,刘备也存两千余人,剩余皆是皇甫嵩沿路收拢的汉军精锐。
假装卧病在床董卓心事重重,唯恐武临以密信赚取他性命,整日内寝食不安。
忽然董卓之弟董旻闯入主账内,告知沙丘局势,董卓喜出望外,噌的一下从卧榻上跳起来,一瞬间神采奕奕,哪里有大病缠身情况。
董卓笑道:“武临此子虽然狡诈,心思难测,可也信守承诺,厚道人也!”
又等董旻吩咐道;“急令李催、郭汜召集西凉旧部,其余兵马送于刘备,吾亲率先锋军驰援前线!”
言毕,董卓亲自赶赴中军营寨,向皇甫嵩表达率两千精兵为前部,皇甫嵩不知其谋,又能赚取三千兵马,如何能拒绝,并毫不迟疑答应下来。
因此,董卓不敢停留,两千旧部仅仅携带三天干粮,便急冲冲奔逃出营。
而刘备依旧对战场长吁短叹时,忽然得知董卓分兵三千与他,以报前日出兵解救恩情,如此滔天富贵砸的他头昏脑涨,令跟随的赵广等人感叹不已。
皇甫嵩对刘备的仁义之行,另眼相看,见其对朝廷忠心不二,尤为放心。
加之邯郸城外的数次大战,导致其麾下可信任大将不知被斩杀,就是生擒为俘虏,同凄惨的卢植做苦力去了。
皇甫嵩甚至各州郡兵马自立,不听从中央调遣,为了仅仅掌控兵权,这才冒天下之大不韪提拔刘备。
刘备对皇甫嵩信任感激涕零,也对董卓的支援千言万语赞扬,表示定以身报国,马革裹尸而还,同皇甫嵩一同组建成一万五千大军驰援袁绍。
而兖州刺史刘岱由于五万兵马折损,成为人人不闻的边缘人物,得知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之辈,居然能手握五千兵马。
身为一州刺史却境遇凄凄惨惨,在谋士陈宫鼓动下心怀愤恨,决定刷领仅存千余亲卫撤出巨鹿。
陈宫此人乃是东郡东武阳,性情刚直,足智多谋,乃是兖州世家代表人物之人。
此番家族全力支持刘岱入巨鹿围剿黄巾军,也是为了提升家族地位,以此剿贼功绩为调班登堂入室,进入朝廷中枢。
岂料刘岱五万士卒折损殆尽,皇甫嵩屡战屡败,朝廷更是倾覆在即。
唯恐封疆大吏的刘岱葬送于此,避免最后的投资也沦丧,便趁此时机劝说刘岱抽身离去。
刘岱对皇甫嵩的排挤早已不满,就连他仅存的数千兵马也被征召,仅存忠心不二的千余亲兵跟随。
这些人大多是世家兵马,对朝廷更是毫无感觉,因此两人一拍即合,暗中跟随董卓痕迹悄然撤走。
陈宫智谋无双,早就派人盯住极为安静的董卓,料到此人必有逃生之策,由此两支部队一前一后背着皇甫嵩撤走。
东汉末年各地世家拥兵自立,占地为王,扶持声名显赫、兵多将广的人割地独立,以此谋取家族发生,此间策略可谓是司空见惯。
倘若不是武临大肆屠杀士族,世家出兵以求自保,恐怕武临早就攻破虎牢关,神都洛阳早就易主,那里还需在巨鹿鏖战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