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何雨柱赋予娄晓娥决定权时,她也感到不悦。
目前,娄晓娥对这份决定权感到十分矛盾。
她思考着何晓先前说的话,如果没有何晓的影响,她或许不会考虑这么多。
娄晓娥深知,何晓早已预料到他们会陷入这样的纠结时刻。
毕竟,冉秋叶安排的升学宴让娄晓娥难以接受,因为那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她真的接受了这场宴会,那么对冉秋叶而言,他们之间的主客关系就会被确立,彼此的关系也就定了下来,娄晓娥将无法反悔。
“怎么办?何雨柱,我现在也很苦恼,这种选择对我来说很艰难,我真的不舍得放弃你!”
冉秋叶内心同样纠结,他无法割舍何雨柱。
因此,这样的选择对他来说也非常困难。
他没料到今天的争执让自己陷入如此困境。
此时的冉秋叶可能也处境艰难,这让娄晓娥觉得,他们当初不该介入何雨柱的家庭。
1924年,问题就已经出在他们身上了,他们根本不该与何雨柱有任何关联。
冉秋叶当时可能比他们更痛苦,毕竟他们抢的是别人的男人。
如今只是有人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他就感到不适了。
“我当初同意让冉秋叶安排这件事,是为了给予他一点补偿,毕竟在这事中他损失最大!”
何雨柱清楚,此时不宜提及此事。
但他必须提醒娄晓娥,在当前情况下,受益最大的其实是娄晓娥。
若不是娄晓娥与何雨柱分开后,他还主动伸出援手帮助她和孩子度过难关,就不会有今天的纠葛。
娄晓娥独自经营生意确实不易,尤其是在那段艰难时期,何雨柱也给予了帮助。
如今的何雨柱明白娄晓娥心中所想,但对此并不在意。
娄晓娥已获得不少,还想索取更多,实属难能可贵。
正如何雨柱所说,真正受到伤害的是冉秋叶。
冉秋叶选择沉默,表明她已接受现状。
为何娄晓娥就不能接受呢?
“事情的受害者无疑是冉秋叶,他对这一切毫不知情,就被改变了人生。”
娄晓娥明白何雨柱的意思,冉秋叶确实是此事的最大受害者。
冉秋叶在不知情时就面对了娄晓娥和于海棠的局面,而她们明知何雨柱已有家室却仍与他交往,这显然是她们的错。
其实从一开始,他们三人就伤害了冉秋叶。
但冉秋叶能包容他们,已属难得。
现在他们还想得寸进尺,让冉秋叶再次退让,实在有些过分了。
“没错,冉秋叶不可能再退让了,再退就彻底出局了!”
娄晓娥也明白何雨柱话中的深意。
娄晓娥伏在方向盘上,回想起当初自己的行为确实伤害了冉秋叶。
何雨柱看得明白,他们这种关系的维系必然意味着伤害冉秋叶。
冉秋叶只是稍有反应,他们就已经难以承受。
娄晓娥对自己的行为也不认可。\"如果我们当初不是这样,事情会不会不一样?”
他自问。
若他们仍保持朋友关系,就不会如此困扰。
何雨柱点头表示同意。
如果当初他们没有做出那个选择,生活或许会简单得多。
他知道,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确实伤害了冉秋叶。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们也承认了自己的过失。
冉秋叶并未对他们有所冒犯,即使她表现强烈,也情有可原,毕竟她在忍耐。
何雨柱深知,冉秋叶已足够宽容。
因此,他对娄晓娥说,他们必须忍受对冉秋叶的行为。
况且,冉秋叶并未真正伤害他们。
冉秋叶只是为孩子筹备了升学宴。
若他们不愿她参与,可以直接说明。
何雨柱认为,最大的错误在于自己。
如果他当初能克制,不与娄晓娥和于海棠交往,就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即便在冉秋叶不在时,他也未停止与其他女性往来。
但他认为,由于当时冉秋叶不在场,他的行为可以被理解。
他相信冉秋叶会原谅他。
何雨柱清楚自己招惹的女人不少,他对她们的行为心知肚明。
他明白,当初自己种下的因,如今需独自面对。
现在,娄晓娥和于海棠已成为他必须承担的责任,因此他无法轻易放弃她们。
而且,这两人都不愿离开他,这与那些曾经离他而去的女人截然不同。
实际上,在得知何雨柱已有家室后,她们与他的关系不过是一般男女间的往来,甚至有人成了他的朋友。
所以,何雨柱深知自己走到今天这般境地,全因自身的选择。
他对娄晓娥和于海棠的态度十分宽容,对冉秋叶也是如此。
之所以如此包容冉秋叶,是因为他舍不得她。
何雨柱决定直接与娄晓娥谈谈这件事。
娄晓娥坐在车里看着前方,虽然归家的路已清晰可见,但他仍感到迷茫。
他知道自己离不开何雨柱,却不知若两人分开后会怎样。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这样下去,冉秋叶真的能一直忍耐吗?”
娄晓娥不确定这样的生活是否能让冉秋叶长久接受。
毕竟,他们的行为确实有些过分。
何雨柱意识到自己、冉秋叶以及于海棠、娄晓娥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娄晓娥提出这个问题,表明她早已深思熟虑。
而且,娄晓娥刚才发火并非毫无征兆。
何雨柱认为,这次娄晓娥心中定有许多困扰。
听完娄晓娥的话,何雨柱也意识到,他们要想继续维持这种关系确实困难重重。
于海棠偶尔表现出的醋意,他早已察觉;如今娄晓娥也是如此,这让何雨柱倍感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