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被雨水泡透的棉絮,松垮垮地悬在半空,似乎只等风吹来的下一秒,就会毫不留恋地从枝头坠落,在满地泥泞中,慢慢糊成分不清颜色的一团。
略显颓唐的几个琶音过后,旋律线在预副歌部分开始有了细微的爬升。
如同在灰蒙中透出的一线微光,带着某种唤醒人心的力量。
“直到他说那远方的月轨,
有个位置曾刻着我的称谓……”
指向性极强的意象,瞬间将个人渺小的困顿与人类探索星空的宏大叙事连接起来。
歌声里,那份强撑的平静也好似出现了一丝裂痕。
“‘放弃’两个字突然长出了刺,
扎穿了我假装的无所谓……”
这句歌词被李麦的声音处理得极具穿透力,伴随着编曲中一个短促却带着金属冷感的电子音效,像一根冰冷的针,精准地刺破了之前刻意维持的淡漠外壳。
副歌如同压抑已久的潮汐,终于冲破了堤岸。
电子合成器骤然扬起,带着一种近乎撕裂空气的急促感,瞬间填满了所有空间。
“原来最痛的,从来不是选A或选b!
而是地图上,那条没被脚印吻过的轨迹!!”
音响中传来的人声也陡然拔高,那层喑哑褪去,爆发出一种混合着痛楚、醒悟和决绝的力量。
“伟大冒险是藏在骨子里的潮汐,
我逃了太久,才听见心跳在喊‘可惜’!”
旋律中的鼓点越发强劲,新加入的电吉他和贝斯声交织,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推力。
间奏的电子合成器带着急促上扬的线条,如同火箭冲破大气层的锐利轨迹,将这股澎湃的情绪推向了更高点。
向来共情能力最强的黄铉辰,只觉得自己的血液都在随着音符沸腾。
紧随其后回归的主歌旋律,编曲的基底已与刚开始的截然不同。
“两种结局,我都能坦然面对,
唯独怕某天惊醒,连遗憾都没资格回味……”
鼓点和贝斯变得厚重有力,李麦的声音也褪去了最初的迷茫和疲惫,带着一种冷冽的清醒和坚定了内心的锋利。
“原来我怕的不是伟大,
是从未尝试过的的滋味……”
到了歌曲的桥段部分,音乐陡然开阔,合成器音色变得空灵而辽远,如同置身于无垠的宇宙。
“月球的尘埃,还在等谁的脚印……”
李麦的声音在这里带着一种近乎圣洁的澄澈和坚定的向往。
“我和世界的关系,或许该换种语气。”
旋律变得舒展而充满希望,之前的冷硬和急促被一种豁然开朗的明亮感取代。
激烈的电子音效和鼓点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清澈而温暖的钢琴音静静洒落。
“那条未踏的路,开始在心里长出方向,
原来最浪漫的,是终于敢走向未知的远方……”
最后几个音符随着钢琴的余韵轻轻消散在空气中,仿佛投入深潭的石子漾开的最后一圈涟漪。
房间里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