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门儿清,报告能不能批下来是决定性的一步——只要报告通过,这事就成了文化宫的“官方活动”,后续要资源、要经费就名正言顺,就算将来出了岔子,也有文化宫兜底。
但报告没批下来,就是张主任的口头保证,屁用没有!
张主任拍着胸脯保证:“报告早就递上去了,上面说这是丰富工人文化生活的好事,已经批了!”
李然然听到“已经批了”四个字,心里彻底踏实了,脸上立刻堆起热情的笑:“那可太谢谢您了!有您这话,我们就放心了,一定把画展办得漂漂亮亮的!”
从这天起,李然然就正式开始了她的“表演”。
她先是找到张主任,一脸恳切地说:“张主任,画展要挂的画得先装裱好,还得做框架钉在墙上,您看能不能从文化宫借几个木工师傅过来?要是人手不够,我们自己找也行,但毕竟是公家活动,还是用咱们自己人放心。”
张主任想着画展是官方活动,找木工帮忙也是应该的,当即就调了两个木工过来。
李然然接着又说场地的事:“原先那两间画室用来做展区有点小,但暂时也能凑合用,就是得布置个小会客室,招待来看展的领导和客人,总不能让人家站着说话。
您看能不能借些家具和日用品?比如桌椅、茶具、窗帘这些,用完了我们肯定完好归还。”
张主任没多想,只觉得布置会客室是必要的,加上这些东西李然然也不会带走,便让人从闲置的办公室里搬了桌椅、茶具过来,还找了块新窗帘挂上。
没过两天,李然然又找到张主任,一脸为难地说:“张主任,这两天整理画的时候发现,原先的画室根本装不下老栗的画,您看能不能再开两间大屋子当画室?而且墙面得用石灰水刷白,不然挂着画不好看,也显得咱们不专业。”
这话听着有理,张主任看着李然然递过来的、写满“待办事项”的清单,事情远比预想的多,艺术家都是麻烦精。
但报告已经批了,广告也悄悄打了出去,总不能中途停办,只能咬着牙应下来,“行,我让人找屋子、买石灰水,尽快把墙面刷好!”
这些布置看着简单,实则处处要花钱——石灰水、装裱材料、甚至会客室用的日常用品,招待客人用的茶叶,点心。
但李然然心里算得明白,这些东西她一分钱都不用掏,最后都是文化宫来买单。
当然,她不会让文化宫一次性拿出大笔钱,而是一点点提需求:今天要木工,明天要石灰水,后天要茶具,每次都只说“小需求”,让张主任觉得“花不了几个钱”,不知不觉就把所有开销都揽了过去。
就如同最开始杨玉贞欣赏李然然的点,甚至想和她做朋友的点是一样的。
李然然实在是太能干了,比孙红茶的业务能力都强。
可惜,中国几千年都是一样,女人能干,主要就是用于帮助丈夫飞黄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