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9集:存银破万,商队扩编(2/2)

“不急,先把长江水路的商队组建起来。”苏半城从案上取出一张地图,铺开在桌上,“你看,从上海到汉口,走长江水路,咱们找熟悉水道的船户,每艘船配两个懂票号业务的伙计,客户把货交给商队,伙计就给开一张‘货票’,凭着货票,客户能在汇通任何一家分号取运费补贴,也能直接把运费折成存银,这样既方便客户,咱们也能多揽些存银。”

赵驼子凑过去看地图,手指沿着长江水道划了一圈:“上海到汉口要走十几天,得在南京、九江设两个驿站,方便船工歇脚,也能盯着货。”

“这事我已经让人去办了。”苏半城点头,“南京的驿站找的是以前做漕运的张老漕,九江的驿站找的是晋商同乡会的李会长,都是靠得住的人。”

乔致庸在一旁看着,忽然开口:“承宗,我有个提议。咱们十二家票号,每家出些银子,给商队添些护卫,再买些火枪,沿途土匪多,有护卫才能让客户放心。”

苏半城眼睛一亮:“正合我意!我原本还担心护卫不够,有联号帮忙,这事就稳了。”

三人又聊了大半个时辰,从商队的粮草储备聊到客户的货损赔偿,直到夕阳把窗棂的影子拉得老长,乔致庸才起身告辞。苏半城送他到门口,乔致庸忽然停下脚步,拍了拍他的肩膀:“承宗,咱们晋商做了几百年生意,靠的就是‘团结’二字。以前走西口,几家驼户凑在一起过沙漠;现在做票号,咱们十二家联在一起抗洋人,只要这份团结在,不管是洋行还是土匪,都挡不住咱们的路。”

苏半城望着乔致庸远去的背影,心里暖烘烘的。风又吹起,院外的驼铃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是要往上海运货的商队出发了,铜铃的声音在秋阳里荡开,像是在为即将启程的万里商路,唱着序曲。

第二天一早,苏半城就让伙计在平遥城内外贴满了招贤榜,招驼工、船工、护卫,还招懂洋文的伙计——将来商队要跟洋人打交道,得有人能说上话。榜文刚贴出去,就围了一群人,有年轻的驼户,有退休的漕运船工,还有学堂里教洋文的先生,都挤着要报名。

老周在一旁看着,笑着对苏半城说:“东家,您看这阵仗,用不了一个月,商队就能组建起来了。”

苏半城望着人群,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卖醋的王掌柜,正挤在人群里看榜文。“王掌柜,您怎么来了?”苏半城走过去打招呼。

王掌柜转过身,脸上堆着笑:“苏东家,我儿子刚从学堂毕业,想跟着商队去上海瞧瞧,您看能不能让他当个伙计?”

苏半城看向王掌柜身边的年轻小伙,眉眼间跟王掌柜有几分像,手里还拿着本算学书。“会算账吗?”苏半城问。

“会!先生教过加减乘除,还会算利息。”小伙赶紧点头,声音有些发颤,却很清亮。

苏半城笑了:“行,让他跟着上海商队的伙计学,先从记货账开始。”

王掌柜连忙道谢,小伙也跟着作揖,眼睛里满是兴奋。苏半城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正月里王掌柜存银子时的模样,那时他还担心活期存银做不起来,现在不仅存银破了十万两,还要组建商队往新疆走,这一切,都离不开平遥百姓的信任,离不开十二家票号的团结。

十月的风渐渐凉了,可汇通票号的院子里却热热闹闹的,伙计们忙着登记报名的人,赵驼子在教新招的驼工怎么看驼掌的磨损,账房里老周在算商队的预算,苏半城则坐在案前,修改着密押册子——将来商队要走多地,得在密押里加上商队的编号,这样货票跟汇票对得上,就不怕出差错。

窗外的老槐树叶子又落了几片,落在苏半城的账本上,他抬手把叶子捡起来,夹在账本里。这叶子像是一枚印章,印着十月平遥的秋,印着十万两存银的暖,也印着晋商商队即将踏上的,万里长的路。他知道,扩编商队只是第一步,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比如洋行的竞争,比如沿途的风险,可只要守着“信誉”二字,只要十二家票号团结一心,晋商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夕阳西下,把平遥古城的墙染得通红,汇通票号的灯一盏盏亮了起来,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账房里,苏半城还在看着地图,手指从平遥出发,沿着长江水路划到上海,又从张家口划到新疆迪化,那条看不见的商路,在他心里,渐渐清晰起来,像是一条银线,把晋商的信誉,系在了万里之外的每一个商户心里。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