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逸站在峰顶石台,晨风拂过衣袍,剑身插在石缝中微微震颤。他没有回头,只是抬起手,轻轻按了按胸口的位置。那里不再有灼热,也不再有压迫感,古籍安静地贴着他的心口,像一块沉睡的石头。
他转身下山时,脚步很轻。
回到居所,天光已亮。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桌,两把竹椅,墙角立着一个旧书架。他坐到桌前,将古籍从怀中取出,放在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书页边缘泛着淡淡的金纹,那是封印邪源后留下的痕迹。他一页页翻过去,动作缓慢而仔细。
翻到中间某页时,指尖忽然一顿。
这一页的纸张比其他地方厚了一分,颜色也略深。他用指甲轻轻一挑,一层薄如蝉翼的夹层脱落下来,露出一张折叠的帛片。展开后,上面绘着断裂的线条与几处星位标记,墨色暗沉,像是用干涸的血画成。最下方写着一行小字:“南溟之外,无名之岛,天机所藏。”
云逸盯着那行字看了许久。
门外传来脚步声,月璃推门进来,发梢沾着露水。她看了一眼桌上的帛片,眉头微蹙。“你发现了什么?”
“一张地图。”他把帛片推过去,“指向极南海域的一座荒岛。”
月璃伸手触碰,掌心浮起一层淡光。片刻后,她收回手,“不是伪造的。这帛片至少存在了三百年以上,而且……它吸收过灵力波动,像是某种阵法残余。”
赵九霄随后赶到,肩上的伤还没好利索,走路时左臂垂着不动。他接过帛片看了看,冷笑一声:“就凭这么一张破布,你要跑那么远?那边可是灵力盲区,连飞舟都难定位。”
“但它确实存在。”云逸指着图上一处,“你看这里,星位标记和九极界南境的夜空完全吻合。每隔七日,当北斗偏移十二度时,这片区域会出现短暂的灵气潮汐——只有那一刻,才能看清岛屿轮廓。”
赵九霄皱眉,“所以你是说,平时根本找不到它?”
“正因为找不到,才更值得去。”云逸收起帛片,“如果真有天机留存,或许能解开更多关于正源与轮回的谜题。我们刚平定北境之乱,但各地仍有灵脉失衡的迹象。若能找到根源,不止是护住一方,而是让更多人免于走火入魔。”
屋里一时安静。
月璃靠在桌边,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桌面,“我跟你去。”
赵九霄叹了口气,“你们两个总喜欢往危险里钻。”他顿了顿,“算了,少我一个,你们估计半路就被风暴拍进海里。”
三人商议完毕,当日便启程。
飞舟由赵九霄操控,取的是低空掠行路线,避开大宗门巡逻的航线。舟身呈梭形,通体漆黑,底部刻着一道避水符文,能在海面上滑行而不下沉。云逸坐在船头,手中握着罗盘。那罗盘并非寻常测向之物,而是以古籍中的星轨推演而成,指针始终微微偏转,指向南方。
越往南,空气越闷。
原本晴朗的天空开始积聚云团,不是雷雨云,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灰紫色。海面平静得反常,波纹像是被冻住一般,层层叠叠铺展出去,却没有起伏。
“不对劲。”赵九霄站起身,一手扶住舵柄,“灵气浓度在飙升,但方向乱了。”
话音未落,前方海面猛地炸开一道光柱。水汽冲天而起,随即扭曲成螺旋状,迅速凝聚为一道横跨天地的灵力风暴。那风暴呈漏斗形,上接云层,下连海面,内部电光游走,却无声无息。
飞舟被一股无形力量拉扯,船身剧烈晃动。
“稳住!”云逸跃至舟尾,双掌贴地,引动体内灵力注入舟体符阵。整艘飞舟顿时亮起一圈青光,暂时抵住了牵引。
月璃闭目凝神,双手交叠于额前。她的精神力如细丝般探出,在风暴外围扫过一圈后,突然睁眼:“里面有东西在动——不是自然现象,是人为引导的灵流回旋阵。”
“谁会在这里布阵?”赵九霄咬牙,“而且这规模……至少需要十名金丹修士同时施法。”
“不一定非得是人。”云逸望着风暴中心,“可能是遗迹残留的机制,在感应到特定气息时自动激活。”
“那你那张破图的气息,就是钥匙?”赵九霄瞪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