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就这么诡异的延续着,,至于决策之类的事情,没人会在此刻上报,等着陛下来批复。
下了早朝,韩楚跺着小步,慢悠悠的向外走去,首辅启泰,抬头看了眼前面缓行的韩楚,没有上前刻意地攀谈,而是慢下步子,等京兆府的赵节走过来,才招招手轻声道:“赵大人!”
赵节微微躬身上前:“见过启相公!”
两人的脚步不停,沿着宫道向外慢慢前行,启泰侧着身轻声道:“今年的科举,京畿各县有多少学子过了府试?”
赵节闻言回复道:“府试共三百一十七名学子上榜,下月的州试一过,转过头就是会试,那时还不知有多少学子汇聚京都,今年可是大比之年啊,花落谁家真是让人期待啊!”
启泰点点头,脚步沉稳的跺出一步,轻声交代道:“书院迁址,你这里早点有个应对的章程,松山先生可不比旁人,他在京都的意义,你心里清楚,可别等到时候传出来什么不好的言论,那时你可平白沾了责。”
赵节连忙拱手致谢:“多谢启相公提点,下官这就和同僚商议一下,看看如何消弭一些影响。”
启泰缓缓前行不再言语,赵节也适可而止的陪着走了几步,才告罪着转身向另一个方向的马车走去,韩楚的马车,在吏部衙门右侧巷子缓缓停住,韩楚对车外的车夫吩咐道:“等吏部尚书的车驾过来时,你驾车并行。”
车夫小声的答复着,侧过头看着宫城的方向,不一会儿,一辆黑色马车缓缓地移了过来,车夫一抖马缰,马车驶出巷口,片刻之后和黑色的马车一同前行,黑色马车的驾驭侧过头看了过来,见对方是自己熟识的同僚,打了个手势。
车夫指指自己身后的车厢,又指指对方,在自己的嘴巴上做了个手势,对方会意的点点头,随即小声地对身后的车厢内,说了几句话,车厢上的窗帘轻轻撩起,礼部尚书焦芳侧过身看了过来。
韩楚打开车帘和对方互视一眼,待辆车接近,小声地问道:“楚州几州的科举停滞,要恢复科举估计要等三年,这时三州官员缺失,很多位置都是空缺,需要一批官员,为百姓计,望焦兄多方审视,不过·····”
韩楚伸手指指天上,才接着说道:“估计会掺杂一些眼线或是世家的钉子,这些那边会操心,我们不用考虑,但是其他的官员请兄长多分心,选一些真才实学,一心为民的官员。”
焦芳诧异的看向韩楚:“这话按理说你不该说啊,到了如今的位置,真心话或是真性情可不多见喽,为了你的学生,你这是甘愿俯身铺路了?选官选才,我自会唯才是举,品行学问我会亲自斟辩,不只是三州,天下官员我都希望为官清正,可官啊!哪个爬上来的不是带着万千假面,能看知内心的官员反倒是不成熟,这离开京都,是真是假全看天意喽,就算是我一眼看透,又能如何,我免不了对方的官,派去小县派去穷府,难道祸害百人和祸害千人有区别!”
韩楚拱拱手:“您过谦了,我可是知道你的眼里没几人藏得住,多费心,改天我给你送好茶好酒去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