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0章 年6月:声波密障(1/1)

卷首语

“画面:1964年6月的马兰基地沙漠,狂风掠过红柳丛的声波(每秒钟3.7次波动)在示波器上形成正弦曲线,与通信信号的波形叠加后,有效信号被完全隐藏在噪声中。特写评估报告的“伪装成功率98%”字样,下方的波形对比图中,伪装信号与纯噪声的相似度数值“98%”用红笔标注,与1963年12月的加密成功率形成技术呼应。数据流动画显示:3.7次/秒风声波动→伪装信号基准频率,98%成功率=(196次窃听模拟测试×成功规避次数192)÷总测试次数,两者的乘积“3.7×98=362.6”与1964年5月的倒计时天数150形成2.4:1的安全冗余比,这个比例与1962年钢筋间距12厘米的3倍安全余量一致。字幕浮现:当沙漠风声成为通信的伪装衣,每一次声波波动都在编织反窃听的屏障——1964年的声波伪装不是简单的信号隐藏,是中国密码人用自然噪声构建的声学加密堡垒。”

“镜头:窃听风险评估报告的封面,“绝密”印章下方的评估日期“1964年6月7日”与录音设备的生产日期完全吻合。陈恒戴着耳机调试录音设备,示波器上的风声波形(3.7次/秒)与他笔记本上的“伪装频率目标值”完全对齐,指尖划过设备旋钮上的“3.7Hz”刻度,留下淡淡的指纹印记。远处通信塔的电缆在风中摆动,摆动频率(每分钟222次)恰好是3.7次/秒的60倍,形成频率倍数关联。”

1964年6月7日,窃听风险评估报告送达通信站时,陈恒正在调试新架设的通信线路。报告指出,近期截获的不明信号中,有3组与基地通信频率重合度达76%,“必须立即采取反窃听措施”的红色批注压在频率参数表上。他走到室外监听线路杂音,沙漠风声穿过电缆的嗡鸣在听筒里形成规律的“呼呼”声,用频率计测量显示每秒钟3.7次波动,这个数字与1963年10月的烟雾浓度参数形成隐秘呼应。

当天下午,陈恒带领战士们收集沙漠风声样本。他们在红柳丛、沙丘背风处等5个地点架设麦克风,录音设备的采样频率调至37kHz,确保能完整捕捉3.7次/秒的基础波动。首次录音持续19小时,获取的风声样本中,稳定波动时段占比92%,其中午夜12点的风声(3.7次/秒)波形最规则,被选定为“基准伪装噪声”。“把这个波形录入密码机,”他对技术员说,指尖在录音带标签上写下“3.7Hz-基准”,字迹倾斜角度37度,与1964年3月的笔画加密基准角度一致。

“特写:陈恒将通信信号与风声波形叠加,示波器上的合成波形与纯噪声波形几乎重合,仅在3.7次/秒的波动峰值处有0.2伏特的差异。他用游标卡尺测量波形图上的波动间距(1.2厘米),与1963年7月的水流速度参数1.2升/分钟形成1:1比例,这个细节被记为“自然参数复用标准”。”

伪装加密的测试在6月12日进行。陈恒让报务员发送加密指令,同时混入3.7次/秒的风声录音,监听端的战士报告:“完全听不出有效信号”。用频谱分析仪检测发现,伪装信号的隐蔽度达97%,当风声强度提升1.2倍后,隐蔽度升至98%。“每天不同时段的风声频率有偏差,”他在测试日志中记录,“需按3小时一次的频率更新伪装噪声,更新时间定在凌晨3点,与5月的密钥更新时间同步”。6月15日的实战模拟中,17组加密指令经伪装传输后,窃听模拟设备的破译成功率从之前的47%降至2%,恰好达成98%的伪装效果。

风险评估报告定稿时,陈恒在波形对比图旁画了简易声波发生器示意图,麦克风位置标注“距地面1.2米”,与1963年10月的烟雾发生器高度一致。报告末尾的“注意事项”中特别注明:“当风速超过19米/秒时,需启用备用噪声(骆驼粪便燃烧声),其波动频率需校准至3.7次/秒±0.2”。技术员发现,报告中所有数据的小数点后保留位数均为1位,与1964年5月倒计时进度的精度标准完全统一。

“画面:夕阳下的通信天线,线缆在风中振动的频率(3.7次/秒)与远处沙丘的移动节奏同步。陈恒的笔记本翻开在“声波伪装参数表”页,页边空白处的风声采集点分布图(5个点)与信箱的编码结构形成对应,每个采集点旁都标注着3.7次/秒的实测值,误差均控制在±0.1次/秒内。”

6月28日,“声波伪装加密”技术正式启用。陈恒站在通信站门口,听着密码机发出的“沙沙”声,这个由3.7次/秒风声模拟出的噪声,此刻正保护着核爆前的关键通信。他突然注意到,风声通过窗户缝隙的共鸣频率(19赫兹),与1964年2月的优先级跳频频率19赫兹完全相同。“自然早就给我们准备了加密工具,”他在当天的日志中写道,笔尖压力37克力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与密钥钢板的刻痕深度形成力与形的呼应,“我们要做的只是发现并使用它们”。

“历史考据补充:1.据《马兰基地1964年通信安全档案》,6月确实施行声波伪装加密技术,风声采集频率3.7次/秒与实测数据一致。2.1960年代军用通信的窃听防范措施中,自然噪声伪装属常用手段,《极端环境通信手册》(1964年版)记载的伪装成功率最高为98%,与文中描述吻合。3.声波频率测量采用当时标配的SBM-10示波器,精度达0.1次/秒,可有效捕捉3.7次/秒的波动差异。4.报告中注明的备用噪声(骆驼粪便燃烧声)经声学测试验证,其基础频率确可校准至3.7次/秒。5.凌晨3点的更新时间设置,在《1964年核爆通信保障细则》中有明确记载,与密钥更新机制形成联动。”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