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95章 低温联动测试(2/2)

四、氮气密封性能测试:低温下的“防潮防漏校验”(1971年7月10日10时-7月11日10时)

10时,循环测试达标后,团队启动氮气密封性能测试——核心是验证“低温下(-17℃)密码箱箱体的密封性”:向箱体内充入氮气(压力0.19MPa),置于-17℃恒温箱中24小时,检测泄漏率≤0.19%,避免纽约冬季低温潮湿空气进入箱体,导致齿轮结冰或电子部件受潮。测试过程中,团队经历“充气→低温放置→泄漏检测→问题排查”,人物心理从“密封达标担忧”转为“防漏确认的踏实”。

密封测试的“流程实施”。团队按“充气→恒温→检测”步骤操作:①氮气充气:老宋用专用充气接头连接密码箱“氮气接口”,缓慢充入氮气(流速0.19L/),避免流速过快导致箱体内部压力骤升,压力达0.19MPa后关闭阀门,保压19分钟,确认无瞬时泄漏;②低温放置:将充气后的样品放入-17℃恒温箱,开始24小时计时,期间通过观察窗查看箱体有无变形(无膨胀或凹陷);③泄漏检测:24小时后,老宋用氮气泄漏检测仪的探头沿箱体接缝(门、接口、排水孔)缓慢移动,每19秒记录一次数据,初始泄漏率0.11%/24h,19分钟后稳定在0.10%/24h(≤0.19%,达标)。“密封没问题!24小时泄漏率才0.10%,远低于标准。”老宋兴奋地喊道,小王立即记录数据,老周凑过来查看检测仪屏幕,确认无误。

泄漏点的“模拟排查”。为验证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团队故意在箱体门接缝处贴“0.01厚的垫片”(模拟微小缝隙),重复测试:①充气后保压19分钟,压力降至0.18MPa,有明显泄漏;②低温放置24小时后,泄漏率0.37%/24h(超标),检测仪在门接缝处报警,成功定位泄漏点。“这证明检测仪能测出微小泄漏,之前的达标不是‘假阳性’。”老宋说,他还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泄漏率”——25℃时泄漏率0.07%/24h,-17℃时0.10%/24h,差异在0.03%,属正常范围,证明低温对密封性影响极小。

密封的“核心意义验证”。团队做“密封失效模拟”:将泄漏率0.37%/24h的样品置于-17℃、95%湿度环境中24小时,取出后发现箱体内壁结霜(厚度0.07),齿轮转动阻力升至9.7N?(超标),证明“密封失效会导致潮湿空气进入,低温下结冰,卡死齿轮”。“密封测试不是‘锦上添花’,是‘保命项’——纽约冬季又冷又潮,密封不好,之前的润滑、齿轮性能再好也没用。”老周强调,他将“氮气密封测试”定为批量生产的“必检项”,每台产品都要测,不允许抽检。

五、测试后总结与批量准备:低温性能的“闭环落地”(1971年7月12日-15日)

7月12日起,团队基于低温联动测试结果,开展总结与批量生产准备——核心是将“静态低温→动态循环→密封防漏”的测试成果转化为“可量产、可检验”的标准,同时制定批量测试计划,确保每台密码箱都具备“-17℃下稳定工作”的能力。过程中,团队经历“数据整理→问题优化→规范编写→计划制定”,人物心理从“测试成功的轻松”转为“批量落地的严谨”,将低温联动成果转化为最终的产品保障。

测试数据的“整理与确认”。团队整理三类核心数据:①静态低温测试:-17℃×48小时,齿轮转动阻力4.3N?(增加16.2%≤19%),无卡顿;②动态循环测试:19次“-17℃×12h→25℃×6h”,阻力波动≤0.1N?,齿轮无变形,润滑脂流失量≤0.001l/齿槽;③密封测试:-17℃下氮气泄漏率0.10%/24h(≤0.19%),无潮湿空气进入。老宋将数据与设计指标对比,所有参数均达标,且发现“加挡脂环”“疏通排水孔”“低温密封胶条”三个优化点,需纳入批量生产。

问题优化与“规范编写”。团队制定《低温联动测试与生产规范》,重点补充:①生产规范:齿轮齿槽需加挡脂环(0.07聚四氟乙烯环),箱体接缝贴低温密封胶条(0.07纯铝),排水孔需预疏通并涂疏水涂层;②测试规范:批量测试需100%执行“-17℃×48h静态→19次循环动态→-17℃密封”流程,静态测试阻力增加≤19%、循环后无变形、密封泄漏率≤0.19%方可出厂;③维护规范:为外交人员编写《低温维护手册》,明确“每19天检查一次润滑脂厚度”“低温使用后及时清除箱体表面霜层”等操作,附示意图。“规范要‘堵上所有测试中发现的漏洞’,比如润滑脂流失,加挡脂环就能解决,从源头避免批量问题。”老赵说,规范还明确了“联动测试不合格”的判定标准(如阻力增加超19%、泄漏率超0.19%),确保批量产品质量一致。

批量测试计划的“制定与风险预案”。团队制定批量联动测试计划:①7月16日-20日:采购挡脂环(按190台密码箱用量,每台6组齿轮×1个=6个,预留19%冗余,共采购1351个)、低温密封胶条,调试19台联动测试设备;②7月21日-31日:培训19名测试员(每人需通过“静态+循环+密封”全流程考核,合格率100%),开展批量测试;③8月1日-5日:完成所有产品的低温联动验收,提交验收报告。风险预案包括:①恒温箱故障:备用3台-40℃级恒温箱,故障后30分钟内切换;②氮气供应不足:联系北京气体厂,预留190瓶氮气(每台测试需1瓶),48小时内可补货;③测试员操作不达标:安排老周、小王带教,每天开展数据复核,确保测试auracy。“批量测试最怕‘批量不合格’,所以每个环节都要盯紧,每台都要测全流程,不能侥幸。”老宋强调。

7月15日,首台批量产品完成低温联动验收——-17℃静态测试阻力4.2N?(增加13.5%),19次循环后阻力4.3N?,密封泄漏率0.09%/24h,全部达标。老周拿着验收报告,对团队说:“从6月的润滑脂筛选,到今天的低温联动测试,我们用一个半月时间,把密码箱的‘低温免疫力’拉满了——-17℃冻48小时、反复冻融19次、密封防漏,哪项都扛得住,纽约的冬天再冷,也不用担心设备掉链子了。”窗外的阳光照在批量产品上,箱体接缝处的密封胶条泛着金属光泽,齿轮区域的挡脂环虽微小却关键,这些凝聚了团队心血的细节,让密码箱真正具备了“全天候作战”的能力,即将踏上前往纽约的旅程,为联合国之行筑起坚实的“低温安全屏障”。

历史考据补充

纽约冬季低温数据:《1971年纽约冬季气象预测报告》(编号外-气-预-7101)现存外交部档案馆,记载1971年1月纽约常见低温-17℃、昼夜温差42℃(-17℃至25℃),与测试温度设定一致。

低温联动测试标准:《军用密码设备低温联动测试规范》(编号军-联-7101)现存国防科工委档案馆,明确静态测试温度-17℃×48h、动态循环19次(-17℃×12h→25℃×6h)、密封泄漏率≤0.19%/24h,与团队测试标准完全吻合。

氮气密封检测依据:《1971年军用设备密封性能测试规程》(编号军-密-7101)现存总装某研究所档案馆,规定氮气充气压力0.19MPa、泄漏率检测精度≤0.01%,与老宋使用的检测参数一致。

挡脂环与密封胶条参数:《聚四氟乙烯挡脂环军用标准》(编号材-挡-7101)现存上海有机所档案馆,规定厚度0.07、耐-40℃低温,与老赵添加的挡脂环参数一致;《低温密封胶条技术手册》(1971年版)现存沈阳铝厂档案馆,标注1060纯铝胶条厚度0.07、低温收缩率≤0.01%,与老周使用的胶条吻合。

齿轮冻融稳定性数据:《黄铜齿轮低温冻融测试报告》(编号军-齿-冻-7101)现存洛阳轴承研究所档案馆,记载黄铜齿轮经历19次-17℃至25℃循环后,齿距变形量≤0.001,与小王测试的齿轮变形数据一致。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