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17章 首次启用(1/2)

卷首语

1971年10月16日7时37分,纽约联合国代表团驻地的临时保密室内,屏蔽状态指示灯呈绿色常亮,电磁监测仪屏幕显示“150-175兆赫,干扰值-152db”。小李(密码员)穿着深蓝色中山装,双手放在密码箱的机械旋钮上,指腹因紧张反复摩挲着冰凉的金属纹路;搭档小周(驻地密码员,30岁,有驻非通信测试经验)站在他右侧,手里攥着《密钥激活流程表》(编号外-美-激-),指尖在“双人同步输入”的条款上轻轻划过;老周(驻地主任)坐在保密室中央的桌子旁,面前摆着加密终端与信号记录仪,目光在小李、小周与仪器间来回移动;小郑(驻美联络处人员)则盯着电磁监测仪,时不时抬头提醒:“175兆赫频段要稳住,国内那边已经做好接收准备了。”

“这是咱们在纽约第一次启用密码箱,激活要是错一步,模块可能锁死;发送要是被干扰,国内收不到,明天会议就没法用。”老周的声音压得很低,他看了眼手表,“7时40分准时开始,激活后立即发测试指令,别耽误。”小李深吸一口气,与小周对视一眼:“我输前3位密码,你输后3位,同步按确认键,记牢了。”小周点头:“放心,之前预演过3次,错不了。”保密室内的仪器蜂鸣声与钟表“滴答”声交织,一场决定联合国会议通信能否正常的“首次启用测试”,在晨光中的保密室里拉开序幕。

一、测试前筹备:依据梳理、设备检查与分工(1971年10月14日-15日)

1971年10月14日起,驻地团队就为“首次通信测试”做筹备——核心是“明确测试标准、确保设备就绪、定好人员分工”,毕竟这是密码箱抵达纽约后首次实际启用,若测试流程混乱、设备故障或频段选错,可能导致联合国会议前无法修复,直接影响外交通信。筹备过程中,团队经历“依据考据→设备核验→分工确认”,每一步都透着“防测试失误”的谨慎,小李的心理从“存放稳妥的踏实”转为“测试失败的焦虑”,为10月16日的首次启用筑牢基础。

通信测试的“历史依据与标准梳理”。团队从两方面明确测试核心要求:1测试依据:依据《1971年外交加密通信首次测试规程》(编号外-美-测-7101),首次启用需完成“密钥激活→频段调试→测试指令发送→解密确认”四步,测试指令内容需简洁(含设备状态、准备情况),不得涉及敏感信息;2频段标准:规程规定“联合国会议期间优先使用175兆赫加密频段(该频段经中美协商,美方承诺不主动干扰),备用频段210兆赫,发送功率≤19db,避免信号过强被无关方接收”;3确认标准:国内回复需在37分钟内送达(北京至纽约电波传输时间约19分钟,国内解密处理约18分钟),回复内容需包含“信号清晰度、干扰痕迹、是否准予正式使用”,三者均达标才算测试成功。“37分钟是测算出来的,早了可能国内还没解密,晚了就是信号丢了,得掐准时间等。”老周在筹备会上展示规程,小郑补充:“175兆赫频段已经和美方打过招呼,他们不会干扰,但咱们还是要监测,防意外。”

测试设备的“全面核验”。团队重点核验四类核心设备,确保无故障:1密码箱状态:小李与小周共同检查“齿轮间隙0.06(转动阻力7N)、蓄电池电量1620Ah(满电)、加密模块指示灯红(休眠正常)”,用微型毛刷清洁密钥接口,避免接触不良;2加密终端:小郑测试终端与密码箱的连接(专用19芯电缆,无松动),输入190字符测试文本,终端显示正常,无乱码;3电磁监测仪:小赵(技术人员)校准仪器,注入175兆赫、-71db模拟信号,监测仪显示误差≤1db,确认能精准捕捉频段干扰;4通信天线:老周检查驻地楼顶的加密天线(指向北京方向,无遮挡),测试天线增益(≥19dbi),确保信号传输强度达标。“终端要是连不上密码箱,指令发不出去;天线要是歪了,信号传不远,每个设备都得查到位。”小郑说,小李补充:“我试过转动密码箱旋钮,阻力和在国内一样,齿轮没问题,激活时不会卡。”

人员分工与“预演确认”。团队按“激活→发送→监测→记录”四岗分工:1小李(主激活):负责输入密钥前3位密码,配合小周完成激活;2小周(副激活):输入密钥后3位密码,同步按确认键,激活后操作加密终端发送指令;3小郑(监测岗):全程盯着电磁监测仪,记录175兆赫频段干扰值,异常立即通报;4老周(记录岗):填写《首次启用测试记录表》,记录激活时间、发送时间、接收时间、测试结果,对接国内技术团队(陈恒值守)。预演重点模拟“激活不同步”场景:1首次预演:小李比小周快0.7秒按确认键,模块显示“授权失败”,两人调整节奏,确保误差≤0.3秒;2二次预演:成功激活后,发送模拟指令(“测试1,无内容”),国内37分钟后回复“收到”,整个流程耗时57分钟(激活10分钟+发送5分钟+等待37分钟+确认5分钟),符合预期。“预演就是找问题,第一次不同步失败,后来练到几乎同时按,才放心。”小李说,老周补充:“明天正式测试,就按预演流程来,别慌,一步一步走。”

二、双人协同的密钥激活:流程拆解与细节把控(1971年10月16日7时40分-8时10分)

7时40分,密钥激活正式开始——小李与小周站在密码箱前,按“先解锁、再输入、后确认”的顺序操作,老周在旁监督,小郑紧盯电磁监测仪,核心是“双人同步输入密码,确保加密模块从休眠(红灯)转为激活(绿灯),无授权失败”。激活过程中,团队经历“机械解锁→密码输入→同步确认→模块验证”,每一步都透着“零误差”的严谨,小李的心理从“紧张手抖”转为“激活成功的安心”,小周则全程保持沉稳,把控同步节奏。

7时40分-7时50分:机械解锁与初始状态确认。小李与小周共同完成解锁:1钥匙开锁:小李插入01号钥匙(主锁),小周插入02号钥匙(应急锁),两人同时顺时针转动19度,听到“咔”声后拔出钥匙,密码箱机械锁解锁;2模块唤醒:小李长按密码箱“唤醒键”3秒,加密模块指示灯从“常红”变为“闪烁红”(表示进入待激活状态),小周用万用表测模块供电电压(3.7V,正常);3状态核对:老周对照《激活流程表》,确认“机械解锁成功、模块唤醒正常、无报警提示”,在记录表上标注“7:50,初始状态合格,准备输入密码”。“解锁要同时转钥匙,不然主锁和应急锁不同步,模块不唤醒。”小周提醒,小李擦了擦手心的汗:“第一次在纽约转钥匙,有点紧张,还好和预演一样顺。”

7时51分-8时05分:双人同步密码输入。这是激活的核心步骤,需严格把控同步性:1密码确认:小李轻声念出前3位密码“371”(来自保密手册第1组密钥),小周回应后3位“907”,两人再次核对确认无误;2输入准备:小李将右手放在密码旋钮上(负责前3位:3→7→1),小周左手放在旋钮旁(负责后3位:9→0→7),老周喊“开始”;3分步输入:小李先输入“3”(旋钮顺时针转3圈,对准刻度),停顿0.3秒后输入“7”(转7圈),再停顿0.3秒输入“1”(转1圈);小周紧跟其后,在小李输入“1”的同时输入“9”,依次完成“0”“7”,整个输入过程耗时19秒,无卡顿;4同步确认:两人输入完成后,对视一眼,同时按下密码箱两侧的“确认键”(误差≤0.2秒),模块发出“嘀”的一声,指示灯从“闪烁红”变为“常绿”(激活成功)。“最担心的就是输入不同步,还好这次几乎同时按,没失败。”小李松了口气,小周补充:“输入时要听对方的节奏,小李念数字,我跟着走,不容易错。”

8时06分-8时10分:模块激活后的验证。激活成功后,团队立即验证模块功能:1模式确认:小周长按“模式键”,模块显示“175兆赫加密模式,功率19db”,与预设频段一致;2自检功能:小李按“自检键”,模块自动检测齿轮联动、密钥存储、天线连接,3秒后显示“自检合格,无故障”;3终端连接:小郑将加密终端与密码箱对接,终端显示“已连接,可发送指令”,确认模块能正常输出加密信号。“激活只是第一步,得确认模块能连终端、能发信号,不然白激活。”老周说,小李凑近看模块指示灯:“绿灯常亮,和预演一样,没问题了。”小郑此时报告:“175兆赫频段干扰值-153db,无异常,可发送指令。”

三、175兆赫频段的测试通信:发送操作与干扰监测(1971年10月16日8时11分-8时30分)

8时11分,测试通信启动——小周操作加密终端编写指令,小李在旁核对,小郑全程监测175兆赫频段干扰,老周则联系国内技术团队(陈恒),告知“即将发送测试指令,注意接收”。发送过程中,团队经历“指令编写→频段调试→信号发送→干扰记录”,每一步都透着“防信号泄漏、防干扰”的严谨,小周的心理从“指令编写的专注”转为“发送成功的踏实”,小郑则时刻警惕频段异常。

8时11分-8时20分:测试指令编写与核对。小周按规程编写指令,小李同步核对:1指令内容:严格按“设备状态+准备情况”格式,编写19字符指令“设备正常,准备就绪”(避免过长导致传输耗时,过短无法验证清晰度),无任何敏感信息;2格式检查:确认指令为中文简体(国内接收系统默认格式),无特殊符号(防止解密乱码),小周在终端上逐字输入,小李逐字核对,发现“备”字误输为“被”,立即修改,耗时1分19秒;3加密预览:小周点击“加密预览”,终端显示密文(乱码形式,无规律),确认加密算法正常(与国内一致的1971版加密算法),无格式错误。“指令不能错一个字,‘备’和‘被’差一点,国内解密可能认不出来,必须核对。”小李说,小周补充:“字数也得卡准,19字符刚好,多一个少一个都可能传输失败。”

8时21分-8时25分:175兆赫频段调试与发送。小郑调试频段,小周操作发送:1频段锁定:小郑在电磁监测仪上锁定175兆赫频段,记录当前干扰值-152db,告知“无干扰,可发送”;2功率调整:小周将终端发送功率调至19db(标准上限,确保信号强度足够,又不超标),点击“频段匹配”,终端与密码箱模块同步切换至175兆赫;3指令发送:小周按下“发送”键,终端显示“发送中”,进度条从0%增至100%,耗时7秒(19字符,符合192字符\/分钟的速率标准),发送完成后终端显示“发送成功,等待回复”。“发送时要盯着进度条,要是卡在50%,就是频段没匹配好,得重新调。”小周说,小郑补充:“发送过程中175兆赫干扰值没变化,还是-152db,没被干扰,信号应该传出去了。”

8时26分-8时30分:发送后的频段监测与记录。小郑继续监测175兆赫频段,老周记录发送信息:1干扰监测:小郑每10秒记录一次干扰值,8时26分-8时30分期间,值稳定在-151至-153db,无突然升高(排除美方临时干扰);2信息记录:老周在《测试记录表》上填写“发送时间8:25,指令内容‘设备正常,准备就绪’,频段175兆赫,功率19db,干扰值-152db”,小李、小周、小郑分别签字确认;3国内通报:老周用保密电话联系陈恒,告知“指令已发送,37分钟后即9时02分左右等待回复”,陈恒回复“国内已开启接收设备,保持通信畅通”。“发送完不是结束,得盯着频段,万一美方突然干扰,后续回复可能收不到。”小郑说,小李看着监测仪屏幕:“希望国内能准时收到,别出岔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