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六。
樊毅围沧州。
帝令平、乐二州之兵,聚于平壤,备齐人自辽东南侵。
五月初九。
陈将杨素击齐兖州,段文振击齐高平(今济宁)。
程文季引兵二万乘大舟自光州渡海,至黄河口,换乘蒙冲小艇三百艘,载一月粮,溯黄河而上。
五月初十。
高长恭上言高纬,雨季将至,请与陈军速决战,高阿那肱亦同其议,高纬犹豫不能决,令稍缓其事。
齐之河北多流民,饥馑不能自存者以十万计,齐朝廷无力济之,乃令流民附富户、寺院就食。
富户、寺院惜其钱粮,不能周济,百姓中凶悍者于是相聚为盗,掠食于大户之家。
齐朝廷又以国用不足,加重税于豪民大户,豪民下为群盗扰掠,上为官府盘剥,盼天下鼎革,如盼甘霖。
樊毅之围沧州,发军粮于饥民,授海盐于豪室,贵贱贫富之民,皆乐之,多自相要结,叛于齐而附于陈。
其不能显附于陈者,亦隐为间谍,言齐军消息于樊毅。
齐瀛州刺史莫多娄敬显受高纬之命代高湝镇河北,数遣兵击樊毅以救沧州。
然其每兴兵,樊毅即由百姓处知其行止动向,故得从容以对,每战克捷。
莫多娄敬显既数败于陈军,不敢再救沧州,唯保瀛州而已。
五月十二。
程文季遣薛世雄为先锋,护秘书著作郎张虔威自平原郡(今聊城)登岸,携空名将军告身数百游说河北豪民。
五月十四。
程文季分遣兵士三千,自济州(东阿)登岸,佯攻州城。
齐济州刺史、高湛第十二子丹阳王高仁直年幼,不能主州事,州中事由皆赖长史决之。
济州官吏初闻樊毅跨海攻沧州,又见陈军自黄河登岸,以为陈军已陷河北,又以城中兵少,必不能抗陈军,是夜,竟攻杀长史,奉高仁直出,举州降于陈。
帝闻其事,以高仁直为食三千户三等东阿侯,有功将吏,皆重以官爵酬之。
五月十六。
高纬闻陈军自海道攻沧州,恐河北有失,乃决意与陈军决战。
五月十七。
薛世雄、张虔威深入河北,分拨粮草,沿途收流民五千余人。
其日,陈军游兵至于清河,张虔威之族清河张氏率先响应之,尽散家财,募流民数千,是日,攻清河郡城,下之。
五月十八。
自清河张氏首倡举义,齐河北之地,北至枣强,南至内黄,西极邯郸,东尽安德(今德州),百姓豪民,前后相继举义,波及郡县以数十计。
五月十九。
程文季引主力自黎阳东三十里河滩登岸,会顿丘义军。
齐主高纬遣使约战,帝留齐使于营,不答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