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那与木灵根相融合的一丝功德明火也仿佛躁动了起来,散发出想要毁天灭地的欲望,更不要说成长到巅峰可净化世界的净世白莲了。
好在徐景行心境,早已如古井深潭,映照万物能不染尘埃,这些幻象于他而言,比浮云还要轻淡,他甚至没有刻意去抵抗,只是保持着《清净禅定经》的观想,一念不起,便万念俱寂。
那心猿邪祟似乎从未遇到过像徐景行这般无懈可击的目标,它围绕着徐景行盘旋,逐渐变得焦躁起来,最后竟直接化形为一头狰狞的黑色巨猿虚影,咆哮着直接扑向徐景行的识海,试图强行污染他的神识。
也就在是这时,徐景行动了,他并未使用攻击性强的法术,甚至没有动用潜藏在灵根之上的功德明火,他只是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如拈花般轻柔舒展,脸上露出一丝淡然、慈悲、却又洞悉一切的微笑。
这正是他近日研读一本古老佛经残卷时,有所感悟而初步练成的一门佛法神通,他将之取名为拈花一笑。
此术不靠力量压制,而是以无上慧心和定力,直指本质,化解戾气,令其皈依,更不要说徐景行的白莲净世咒,早已能借净世白莲凝聚花瓣实体,两相结合,威力剧增。
用出拈花一笑神通的徐景行指间,赫然出现一朵晶莹剔透的白色莲花,虽然此法在别人施展出来时,出现的有可能会是正在绽放的优昙婆罗花,但因个人缘法不同,出现略微差异也正常。
当散发着净世气息的白莲虚影出现的刹那,黑色心猿虚影的咆哮便戛然而止,狰狞的面孔也开始变得迷茫,继而缓缓平静下来,那由欲念煞气凝聚的身躯,竟在徐景行淡定从容的表情下,开始被消融、净化,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散无踪,而后,便有一丝精纯的念力反馈,融入徐景行的佛元之中。
徐景行的整个净化过程,举重若轻,云淡风轻,使得场外一片寂静,所有围观弟子都看呆了,甚至负责此次外门大比的戒律院长老,眼中都爆发出惊人的光彩,而后死死盯着徐景行那尚未完全收势的拈花一指,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化为一声低沉的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在外门大比第一关表现优异者,方可进入第二关。
还是那个广场,不过这次广场中央升起了数十个蒲团,通过第一关的外门弟子依次落座,由内门几位精研佛法的长老亲自出题诘问,其中涉及经典奥义、修行疑难甚至一些公案机锋。
问题是一个比一个刁钻,许多外门弟子被问得面红耳赤,汗流浃背,甚至有人心神动摇,差点当场失态。
当一位长老提出一个经典难题,如:世间诸苦,如何才能真正解脱?凭佛法?凭自力?还是凭他力时,前面几位入门多时的弟子或答精进修持,断灭烦恼,或答依靠佛菩萨慈悲接引,虽都不算答错,却显得流于表面。
见诸位师兄们都答过后续再续新入门弟子开口时,徐景行就知道,轮到他来表现了,因而他沉吟了片刻才朗声开口,声音清越平静:“阿弥陀佛,弟子以为,执着于凭何之力,已是落了下乘,佛法亦舟筏,渡河需舍筏,自力他力,无非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