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宁番外2
乔长青外出半年多,除了每两个月固定寄回一封平安信,一直都没有回来,看这架势,今年的中秋应当也是不会回来了。
云岫觉得做月饼挺麻烦的,便和张师傅聊了聊月饼口味及做法,打算从饭堂直接领书院夫子份额。如此一来,她也能吃到心仪的口味月饼。
顾秋颜有时在书院上课,有时在城外养猪,有时又会在顾家肉铺看顾生意。但因为中秋的缘故,腊肠礼盒再一次爆火,她从八月初乡试结束后,便一直待在山下,为客人们往各处寄腊肉礼盒。
顾秋年是初十二那日便提前领了月饼下山的,本要让亲姐尝一尝今年的新式月饼,却意外碰上隔壁玉斋坊的掌柜。
掌柜的瞧见小学子的四味月饼,心思敏捷,立马携仆从上山,又连夜让人下山采购食材,招呼着月饼师傅再一起回去。
十四那日,玉斋坊一大清早就开门营业,推出玉斋坊-缙沅书院联名款月饼。除了传统的油酥皮月饼、混糖皮月饼、浆皮月饼,还多了糯米粉做的冰皮月饼,有油纸款、有竹藤编制食盒款、也有紫檀三撞提盒款……反正自食或送礼,玉斋坊皆能满足你。
顾秋颜站在二楼仓房探头看,玉斋坊的客人都已经排到百尺之外了,幸好她提前和掌柜的预定了一份,准备晚上回家和爹娘一同分享。她继续咬了一口手中的清香绿豆口味的冰皮月饼,又软又甜,多得女子孩童喜爱,怪不得玉斋坊生意爆满,人来人往的。
“姐!你的茶我泡好了,还不下来呀?”
“来了,来了。”
今年的中秋,云岫和程行彧邀请唐晴鸢一家到家中过。
食材都是程行彧大清早带安安下山买的,鱼虾一直养在水缸里,还是活的;螃蟹装在蟹笼里,放在加了一小层水的木桶中,个个张牙舞爪;鸡正在院子里咕咕叫;还有唐晴鸢大清早送来新鲜的菱角、栗子和莲藕,两大个西瓜,分量还不少,云岫都不知道她是怎么拿过来的。
午饭随便弄了几个小菜,吃完后两大两小就一直在忙活。
安安和阿圆正在剥蒜刮姜择青菜,云岫和许姑姑正在灶房里炸鸡蛋和酥肉,锅里焖简易版的叉烧肉,程行彧和汪大海在杀鸡。
云岫最怕弄软乎乎的东西,若是死了也还好,就怕要让她亲手终结,好在有程行彧在,以后这种事都可以交给他了。
唐晴鸢先过来帮忙,然后是唐夫人,正在做炒饭时,唐大夫和唐山长终于来了。
“太香了太香了!云小袖,你说,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用菌子炒饭呢!”
她家对菌子的做法要么是清炒、要么是煮汤或煮杂菌锅子,今日是她第一次吃菌子炒饭,可惜了如此美味,与她相遇甚晚。
云岫听了她的夸赞,心里也很开心,道:“好了,快帮忙端取螃蟹端菜,准备开饭了。”
一桌子菜非常隆盛,清蒸螃蟹、香辣河虾、蜜汁叉烧、姜葱蒸滑鸡、豆腐酿肉、虎皮鸡蛋、炸藕盒、清炒时蔬、葱油淋鱼片、丝瓜滑肉汤、橙汁酥肉、杂菌炒饭,还有两壶桂花酒。
唐晴鸢看着精致可口的菜肴,又在惊叹连连。
“云小袖,我怎么生成女儿身了?要是我娶了你该多好,真羡慕阿圆爹!”
“唔,这个鸡蛋也好吃,皱皮还入味。”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云小袖,怎么办,每一道菜都好好吃!”
云岫手里帮安安剥着螃蟹,催促道:“我知道很好吃,我也不介意你天天来蹭饭,但是唐小鸟,你的螃蟹再不吃就冷了,今日阿圆爹买的螃蟹可是又大又肥的呢。”
“来了来了,这就开始吃。”她咽下口中菜肴,就剥起螃蟹,再配上金镶玉材质的蟹八件,今日的中秋宴真是她有生之年吃过最豪阔、最精致、最美味的宴席。
兰溪自十三到十五有中秋庙会,但他们都没下山去。大伙端着清酒果子和点心直接去了三楼赏月过节。
“云小袖,你这日子过得当真舒服,三楼的视野太美了,我都想重建药庐了。”
“云小袖,来,干一杯!”几杯清酒下肚,她脸上就泛起一片红晕。
等山下放起烟花时,三楼也能欣赏到,程行彧抱着安安正在和唐山长说着什么,阿圆趴在他背上跟着听,时不时脆笑两声。
云岫和唐晴鸢站在栏杆处,小声说着话。
唐晴鸢扭捏不自在,但还是轻声说道:“云小袖,我有点事想问一下你喔。”
云岫没作他想,顺嘴应下:“你问啊!”
然后饮了一口香醇微甜的桂花酒。
酒壮怂人胆的唐晴鸢说话又快又轻:“阿圆爹身边是不是有个叫阿九的人啊?”
“噗呲”一声,云岫喝到口中的清酒喷了出来,程行彧听见动静要过来,她又忙说道:“阿彧,没事,你别过来了,我和唐小鸟有些私房话要说,你不方便。”
她回完程行彧,果然看见唐晴鸢明晃晃地松了一口气,然后挨着她悄声问:“你看上阿九了?什么时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