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章(2/2)

阮渊陵因是掌舍,每日提早候着,受礼过后,给众人做半刻钟的早课,先是说了一下昨夜澡堂武斗的事,他没问两人孰是孰非,只道:“既然是你们二人生出的事端,合该领罚,那便承包文库一二楼的洒扫之务,罚扫七日,今后若再生事,则会重惩不怠。”

男人的嗓音温和玉润,语气极为平和,却予人石破天惊的震慑力,魏耷与庞礼臣不敢造次,齐齐垂首不语。

兹事翻篇,接着,阮渊陵主要是对众人说今日要上哪些学目,上课时要注意些什么规矩。

就拿今日来说,主要上三门学目,依次是三国之语、鹰眼之术、刑统之义,第一门课与第三门课是在本斋里上,第二门课的上课之处另行通知。温廷安能猜着最后一门课是阮渊陵讲学,至于前两门学目,塾师何人,她有些拿捏不准。

上三国之语这门课前,阮渊陵目光掠向众人,淡声道:“在座诸位,可有想做斋长的?”

在长达数秒的阒寂之后,伴随着一阵窸窸窣窣的衣料摩挲声起,九位少年之中,率先起身的是吕祖迁,其后,庞礼臣亦是不甘示弱地起了身。苏子衿与杨淳心照不宣地互视一眼,温廷安说得不错,庞礼臣果真有竞选斋长的念头。

庞礼臣当选这个斋长,心中颇有底气,昨夜他在舍里撂了话,说自己想当斋长,他觉得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温廷舜,温廷舜是他所见过的人之中,最滴水不漏的人,魁院上舍的天之骄子,加之其是温廷安的二弟,故此,庞礼臣对温廷舜有些芥蒂。他又盘诘过其他的人态度,魏耷是个名副其实的武痴,但性子比较肆野,不喜欢被一个虚名缚住手脚,显然对斋长之位毫无兴趣。至于沈云升,庞礼臣倒是没问,人家已经是代理斋长了,问人家会不会继任,或者有没有继任的意愿,会显得自己不识擡举。

庞礼臣去问了崔元昭,打算拉拢一番人心,殊不知,崔元昭心仪的斋长人选竟是温廷安。

从昨夜伊始,庞礼臣一直在犯难,若是温廷安也有当斋长的意愿,那可该如何是好?若是她要当,那他该不该让一让她?给她留个好印象。可是,他适值鲜衣怒马的年纪,总喜欢在心仪的姑娘面前逞威风,若是能胜任斋长一职,统领九斋,众人听他差遣,那当是多神气多威风,更为主要地是,若是他当了斋长,他不会让温廷安轻易涉险,一定会分发一些轻的任务给她,护她岁月静好,鬓角无霜。

今下观之,庞礼臣心中悬着一块千斤般沉重的巨石,安稳落了地,还好,温廷安并无成为斋长的意愿。

思揣之间,却见沈云升不疾不徐地撩袍起身,这一会儿,三人成三足鼎立之势,矗立在九人之中。

庞礼臣容色蓦然一僵,沈云升果真有继任斋长的心念,这才是他真正的劲敌。

温廷安对竞选斋长之位并无太大的兴致,正托着腮,偏垂着头,搦着湖笔在纸面上,信手画着王八,不知不觉王八绘摹成了桐花,笔尖猝然不稳,墨汁泅湿了宣纸一角,有三道视线落在了她身上。

温廷舜、阮渊陵、崔元昭方才俱是在看着她。

温廷安颇觉一阵如芒在背,有些不解他们为何要看着她,莫非是早课走神被发觉到了,她遂慢腾腾地把湖笔搁放在笔山上,袖着手规矩坐好,可转眼一瞅,发觉对面的魏耷冠冕堂皇地撑着脑袋睡着了,整个人如入无人之境一般,但没人看着他。

温廷安:“……”

阮渊陵以为温廷安会主动竞选斋长之位,却不想,她无心于此事,他眸色偏黯,以拳抵唇轻咳了三两声,沉声道:“既是有三人要当斋长,九人分成三组,一位斋长统摄一组,从现在伊始,你们按小组来分配位置,任何学目校考评比,亦是以小组之形式。”

全斋无人有疑议。

阮渊陵以摇木签之法做了分组,每人随手抽了一签,签上写着谁的名儿,那便归入那一组,温廷安今日手气出奇的好,竟是跟了沈云升一组,心里想着,要是崔元昭也能抽中沈云升便好了,那么她便能多多为二人创造独处机会。然而,事不遂愿,第二位抽中了沈云升的人是温廷舜。

抽中了庞礼臣的是魏耷与苏子衿,剩下的亦无甚么悬念,抽中了吕祖迁是崔元昭与杨淳。

有人对这般的分组不大满意,但碍于阮渊陵的威慑,不好多做声。

早课到此暂告一段落,阮渊陵道:“从今日起开始上课,第一堂课是三国之语,为你们授课的塾师是一位翰林院的大学士。”

温廷安听着,稍稍怔然,忽地想起了什么,心神一动,待阮渊陵走后,便见一位首戴珊瑚顶冠、着一席翡绿官袍的男子负手踱入,此人不是旁的,正是数日前给温府报喜的唱报官之一,黄归衷。

那时候,温廷安对黄归衷做了一个别礼,黄归衷还说——“你这别礼拜早了,不久后,应是还会再见的。”

今次观之,果真如此。

苏子衿亦是认得黄归衷的,黄归衷与他的父亲苏复乃是连襟,资政殿与翰林院率属兄弟文苑,苏复与黄归衷关系素善,按辈分上,苏子衿是要称黄归衷一声姨父,但目下场景甚为庄重,他跟随众人长揖一礼,称一声黄先生。

黄归衷教授三国之语,分别是大金的女真语、蒙古语,以及前朝的晋北语。女真语与蒙古语,来源于北域的突厥语与契丹语,放在前世,就相当于满语与锡伯语,温廷安选修过一些小语种,积攒一些语言基础,语感很是敏锐,目下学习起女真语与蒙古语,并不算太费气力,反而是极为得心应手,不消多时,便能掌握基本的发音,以及书写日常的金文与蒙古文。

女真人与汉人的矛盾古已有之,金国一直是大邺的劲敌,一年前温善晋作为议和使臣,与大金达成了会盟之约,虽说两国之间维持和平往来,但金人野心昭彰,是驰骋于马背之上的骁战民族,吞并了元祐十六州,还妄欲吞汉,金谍潜入洛阳且暗设据点,便是吞汉计谋之一,要对这些金谍进行掣肘,必须知己知彼,方才百战不殆。

众人不仅要学女真语、女真文,学观金人面相,黄归衷还给他们各发了一簿《金石文例》、《滹南遗老纂集》,两部书牍的著者俱是金国的士大夫,颇有声望,黄归衷命每人这两日需通读一遍,第三日会点名抽查篇目抄诵。

少年们闻之色变,这两册书牍拢共约半掌之厚,篇目达到百篇,光是要通读,便已很有难度,现下却还全篇默诵?

短短两日之内,怎么可能背得完!

这还只是前半堂课的任务,后半堂课,黄归衷不教女真语了,开始着重教授晋北语,晋北语乃系大晋天潢贵胄的方言,与汉语汉文肖似,但同女真语一般难学,黄归衷又发了一簿《晋文观止》,里端集录了晋朝士大夫的文章,众人的容色几近于叫苦不叠,心情颇为复杂,晨间蕴蓄的满满斗志,庶几快被催迫得七零八落。

温廷安这一组的情状,算是比较不错的,温廷舜与沈云升都能跟得上黄归衷的授课进度,温廷安本身有较强的学习底子,记东西也非常快,学习女真语、蒙古语与晋北语,并不是吃劲。

但其他两组情势便有些微妙,吕祖迁这一组,杨淳听得懂前半堂课,后半堂便几乎追不上了,黄归衷的课讲得很快,几乎不容众人有喘歇的空当。

庞礼臣这一组更有些不忍卒睹,魏耷对三国之语兴致不大,干脆把墨纸摊在脸儿上,索性不听课了,当堂睡觉,苏子衿无数次写纸条警示他,他都置若罔闻,有一回惹急了,干脆揉着纸团扔了回去,口吻攒着一股燥意:“莫碍着老子,看不懂你写甚!”

原来这魏耷还是个目不识丁的,语气还很刚愎自用,气得苏子衿全然不想理他。

彼时,黄归衷正在讲授《晋文观止》里的一篇骈体文,是大晋的晋哀帝之嫡长子,亦就是大晋的最后一位太子,讳曰玺,他御笔写下的《祀猎赋》,此文记述晋祭之时,血猎的悲壮以及一己悲愤悲凉之情,黄归衷用极为钦赏的口吻说:“太子玺是一颗千载难逢的紫微星,天资颖悟,工诗能文,尤以赋成就最高,他写《祀猎赋》时,只有七岁的年纪,七岁那年,大晋亦是亡朝了,这《祀猎赋》算是亡朝余音。”

温廷安眸心轻轻一凝,心神不自觉牵动了片刻:“既然这位太子玺满腹才学,后来的遭际如何?先帝可有允予重用?”

温廷舜看了温廷安一眼,半敛着眸心,须臾,在她身上收回了目光,鸦黑秾纤的睫羽处投落一片阴翳,情绪未明。

黄归衷道:“据史官说,太子玺殉命于宫变的那一夜,投火自尽,其母骊后悬缢于松山之间,晋哀帝与几位皇室王爷发配流徙,后来一概病殁。先帝看了那一篇《祀猎赋》,悯佑太子玺的才华,本欲招安视作重臣,但太子玺骨子傲然,以死明志。”

前朝的旧事有些敏-感,黄归衷没再多提,但满腹惜才之意无法掩藏。

他继续道:“这一篇骈文瑰玮卓绝,堪称神品,为今朝的翰林院所称道推崇,这篇文亦是要通篇默诵。”

庞礼臣追不上晋北语的学习进度,多少有些鞭长莫及的焦灼感,对黄归衷道:“大晋都亡朝二十多年了,余党流亡的流亡,迁徙的迁徙,发配的发配,充军的充军,余党已经死绝,您为何还让我们学晋北语?”

此话一落,空气岑寂了一瞬,几乎没人注意到,温廷舜骤然顿住写字的动作,少年的面容淡到几乎毫无起伏,掌腹的青筋,虬结渐渐变得狰突,掌间那一枝的湖笔,庶几遭致折裂。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