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0章(2/2)

“国帑粮仓大开,虽已拨粮赈济至北地,但对于百万难民而言,这些粮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七日前的廷议,官家决计从岭南之地入手,提出南粮北济、南水北调、南药北治三策,大理寺负责『南粮背济』。”

温廷安看到一份敞阔的大邺舆图在近前铺开,竺少卿圈出了一个地方,那是秦岭淮河以下的粤南之地,仅一眼,她悉身袭上了浓深的颤栗,下一息,听阮渊陵道:“廷安,你要借粮的地方,便是在岭南。”

竟是她的祖父、父亲和叔伯所流放的地方。

假令此番要去岭南,就必定要和他们正面打交道。

阮渊陵想了一想,道:“你和周廉等人,此次去岭南办差,不仅要完成借粮之命,还需秘查一桩悬案。”

一提到有案可查,周廉登时有些来劲了:“大人,是什么案子?”

阮渊陵浅啜了一口茶,眉心微锁,凝声道:“三日前,有一道折子,从广州府寄出,一路用急脚递传到洛阳城御前,说坚决不能借岭南的粮,否则,将引发更严峻的后果,不仅无法救北地饥荒,还会死更多的人。”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一阵无言,周廉皱眉道:“这怕是危言耸听罢?”

温廷安扬起一侧的眉,“这道折子是广州知府所寄么?究竟是何出此言?”

阮渊陵道:“寄送折子的,并非广州知府,而是一位名曰郝容的从七品文吏,他是越俎代庖寄送奏折,至于为何不能接粮,郝容在奏折并未写出。从凌乱又匆促的笔迹观之,他显然是背人秘密写下奏疏,匆匆寄送,时势紧迫,就没来得及详细阐明。”

阮渊陵搁下茶盏,“我遣暗桩去了一趟岭南,特寻郝容谈谈,但今昼我收到了一则消息,说是郝容在两日的雨夜,醉了酒,归家途中,不慎坠桥溺毙了。”

“溺毙了?”温廷安颇觉匪夷所思,指腹轻轻叩着几案,“三日前寄送折子,两日前就溺毙了,这死亡时间,未眠有些巧合了罢。”

“所以,才需要你们亲自去彻查。郝容的真正死因,是意外,还是人为,以及不能从岭南借粮,兹事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另有内情,你们皆要彻查明晰,给予一个交代。此外,官家已经明确了南粮北济的方针,此番必须从岭南借粮,粮食问题,亦须你们着手解决,明白否?”

竺少卿心有戚戚焉,看了在座的年轻人一眼:“寺卿大人,他们还是孩子,年纪轻轻的,二十岁上下,双肩之上的担子就这般沉重,怕是不太人道……”

阮渊陵睇他一眼,慢条斯理地笑了笑:“是啊,竺卿若是真体恤他们,可以将致仕奏表退还我,我去官家那里核销玺印,你目下还是右寺少卿之位,这个案子以及借粮问题,仍旧是你全权负责。”

“那还是不必了,因为年纪轻,他们就应该好生磨砺才是啊。”

竺少卿双标地笑了笑,起了身,执起一坛荔枝果茶,给温廷安他们各自斟了一盏:“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躺平在沙滩上』,我今朝就陪你们走到此处,借粮要用的文史典籍,郝容的验状案牍,我都给你们整理好了,你们今晚好生歇养,养精蓄锐。”

竺少卿行至杨淳近前:“小杨,你憨居敦厚,素来闷声做事,从不邀功,我观察过你,你观察能力是聪敏细腻的,胜于常人,好好发扬下去。”

行至吕祖迁近前,“小吕,你好胜心强,理性居多,常常将案子办得漂亮,这不错,但我觉得,假令你肯放下功利心,多一些同理心的话——虽然它并不能给你带来迁擢——但你的境界,对浮生人情百态的感知,会变得更为宽阔。”

行至周廉近前,“小周,你跟小吕全然相反,你太在乎受害者的感受,有时候判案,会被受害者牵着鼻子走。但你任差这么多年,仍旧保持这种有感怀的初心,我很钦佩,你要坚持下去。”

最后行至温廷安面前。

竺少卿酌了一口清酒,笑道:“你做得无可指摘,我对你没什么可说的。”笑着,转身走了。

温廷安:“……”

竺少卿去了外间,少时复返,摭拾了一幅墨字给她:“开个玩笑,闲言少叙,我题了一幅字给你,用以教诲。”

温廷安心中有些触动,目色落在这一幅字后,忽然沉默了。

竺少卿是有些文人风骨在里头的,工于行楷篆草,这幅字不是他常写的端肃行楷,居然是罕见的狂草,笔触颇为豪放豁达,很有老夫少年狂的雅韵。

周遭的人心生好奇,俱是围观上前观摩。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这番话很应景,显然契合温廷安目下的心境,她想,若是不装裱在她公廨的墙面上,每日都能看到,那就太对不起竺少卿的一番苦心了。

今晌的午膳是饯别宴,一直持续了近两个时辰,真正送走竺少卿,已经近酉时的光景,温廷安还要对少女受奸案做个收尾,周廉、吕祖迁他们跟她一起,加班加到了夤夜,落匙之时,他们在大理寺的值房看到了两道纤细的身影。

居然是崔元昭与林绛。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