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这个稚子大抵没想到温廷安不仅没恼,还会这般好说话,当下有些发怔,怔了好一会儿,悉身的毛刺复又炸了起来:“我干嘛要告诉你——”
话未必,小儿的后衣领,便是被杨淳提溜了起来:“小子,怎么对少卿大人这般说话的呢?没大没小。”
周廉揩掉脸上蘸染的几星泥垢,露出严峻的面目:“就应该揭了袴子,好好打一顿小屁屁!”
稚子的脸上红一阵,青一阵,白一阵,形同一块漂洗的染布,最终大哭起来,涕泗横流,暴雨滂沱,教周遭一干人简直是头大如斗。
温廷安对那俩人道:“你们把小孩儿惹哭了啊。”
周廉与杨淳面面相觑,一阵尴尬的无言,杨淳将哭出长江水的小儿搁放在了地上,周廉摊手道:“要不寻个官吏,将他们遣送回各自家里,不然的话,真的会耽误官府办案……”
那小儿泪眼滂沱地道:“贺师傅不在了,我们哪里还有家啊……”
这一番话,迫得温廷安悉身撼然,陡然醒悟过来,贺先收养了一堆小学徒,大部分有父有母,但剩下的一小部分,倒是个孤儿的出身,围龙屋便是他们的归宿,贺先是孩子们的父亲,贺先不在了,他们何以为家呢?
温廷安心生一丝愧怍与怜惜,缓身蹲屈下来,很轻很轻地摸了摸男孩头顶上的朝天发髻,他大概是好多天,没有打理自己了,发髻起了诸多毛躁的发丝。
温廷安:“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吸了吸通红的鼻子,道:“……陶、陶一。”
“跟在你身后的,那些孩子呢?”
陶一用手背撚蹭着眼睛的湿渍,道:“按年龄大小划分,我年岁最大,排行第一,后面这些分别是陶二,陶三,陶四,陶五……最小的是陶十三。”
温廷安问:“陶一,这两天,贺师傅并不在围龙屋,你们是如何安顿好自己的呢?”
陶一哭声止住了,垂下雾漉漉的眼睫,抽抽噎噎地道:“我们,我们就坐在围龙屋前的十八级阶梯前等他,一直等不到了,觉得师傅肯定是被坏官抓走了,所以才准备了一桶陶泥,要给你们一些厉害瞧瞧……”
陶一话说得越来越小声,话辞里有三两分不安,还有四五分警惕,他还不能完全信任她。
温廷安点了点首,温声问道:“吃东西了没有?”
陶一没反应过来,一脸困惑地瞅她,这时候,肚腹响起了一阵嘹亮的肠鸣声,陶一捂着肚腹,脸上掀起了一片臊意。
温廷安了然:“看来是没吃的了,走罢,带你们吃顿好的。”
她对陶一身后的稚子们也招了招手。
周廉匪夷所思道:“可是,咱们不是刚喝完广府早茶么——”
杨淳道:“看不出来吗,温兄在争取孩子们的信任,毕竟他们说在南岸看到了贺先,孩子们那里有线索。”
“行吧,”周廉掸掉了脸上的泥,无奈地道,“就是不知吃东西的地方有没有濯房,我得先换个身家。”
丰忠全吩咐官吏先将三具尸体带回午门,初验已经验过,但复验这一道工序,可又有仵作好一顿忙活的了,丰忠全是广州知府,平日所负责的公务,远远不止这几宗命案,还有堆积如山的公务在等着他。
暂先别了丰忠全与杨佑,温廷安带着一众小尾巴,去了南岸附近的一处熟粉铺子,此处做的是面食生意,身宽体胖的老板娘从未见到这般丰盈的来客,笑得眼都没了,将汗巾搭在肩膊上,对温廷安道:“官爷,食咗未啊?”
温廷安熟稔地用广州白道:“这些细路仔冇食,点招牌面吧,按人头数,大人就不必了。”
老板娘热络地备面去了,面是滚刀切的手工细粉条,撒一握碧葱,几些烫过的猪杂,三四圆溜溜丸子,佐以小份瓷碟广隆卤猪脚,稍息的功夫儿,那十三份海碗熟粉逐一端了上来,稚子们起初羞于动箸,直至陶一先吃起来,其他人才陆陆续续大快朵颐起来,食得不亦乐乎。
稚子们素来很好哄,只消哄他们有好吃的,他们遂容易许以信任,这不,温廷安问关于贺先的线索时,陶一终于肯开金口了:“我们看到了师傅,但师傅当时搀扶着唐氏和郝家子,沿着南岸的岸畔走,好像是在消食,他戴着褦襶,感觉有些生人勿进,气质有些凶,我们不敢贸自靠近……”
褦襶是斗笠的意思,放在粤南之地,便是作遮阳之用,温廷安觉察出了一丝端倪:“既然没看到对方生着什么面目,为何就能断定那人就是贺师傅?”
“因为他穿着师傅贯穿的短褐衣裳啊,不是师傅,还能是谁?”
此话一摞,温廷安、杨淳以及换好身家的周廉,陡地一寂,温廷安道:“你确定贺师傅当时穿得是,平素贯穿的衣裳?”
陶一笃定地点了点首,对其他正在嗦粉条的十二人道:“你们是不是都见着了,那人绝对是师傅!”
稚子们小鸡啄米点了点头,其中一人又道:“不过,师傅半途好像是脚打了滑儿,沿着堤岸滚了下去,回来的时候,身上俱是泥垢。”
“教人纳罕地是,唐氏和郝家子,居然也没扶师傅一下。”
温廷安蹙了蹙眉心,心中诸多线索正在杂乱交织,一个有些荒唐的念头,从内心深处幽幽浮了出来,以势不可挡之势,占据了她的心念。
她好像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但光有一群人证还不够,她还需要一份强而有力的、科学的物证。
待稚子们嗦完粉,温廷安道:“我现在要带你们去见一位学霸哥哥,如果获得了他的襄助,那么就能作证,你们的师傅不是自杀,而是谋杀了。”
稚子们瞠目,嘴巴张成鸡蛋的形状,一霎地热血沸腾起来,杨淳纳罕道:“温兄可是第一回来广府,是何时认识了这般厉害的人物?”
周廉道:“对啊,我们身为同僚,怎么也不晓得?”
温廷安扬起了一丝眉:“他啊,你们肯定认识,不过,他应是与我处不太来。”
临近午时,南岸,刘家铺子。
好些位妇人带着咳嗽发热的小儿来看病,坐馆的刘大夫,开了药方子,前院的药童,手脚伶俐地执着戥子抓药。
温廷凉淡扫了那十余份冗长的方子一眼,拨撚了算盘,不过数秒,将所有方子的药钱,俱是报了出来。
哪怕相处了近大半年的光景,药童仍旧一脸钦佩之色:“凉大哥,你好嘢,我看这般多的数字,眼儿都麻了,你居然能一回进行十余次演算!”
药童兴致勃勃指着算盘:“能不能教我珠心算?”
温廷凉以手撑颐,道:“我方才是心算。”
药童瞠目结舌:“那你为何要拨算盘?”
温廷凉道:“自然是给家长看的,让他们好有个安心,否则,他们又让我重算一回,或是亲自算,那岂不浪费功夫?”
药童是真的服气了,这时候,一股子药油味,自内间弥散出来,刘大夫从馆内徐缓地行了出来,二人起身告礼。刘大夫要午睡一个时辰,不过,忽然对俩人道:“在医馆的工作压力大不?”
温廷凉与药童相视一眼,摇了摇头。刘大夫专门治跌打、痔疮和小儿病灶,南岸各坊的家长,常带着稚子来寻他看诊,生意十分兴隆,二人忙是忙了些,但刘大夫待他们十分慈霭,包食包宿,节假日包大吉利是,从不曾亏待。温青松初来广州,水土不服,罹患了严峻的风寒,病灶便是刘大夫治好的,温廷凉一直对刘大夫很感激。
刘大夫说:“冇压力就好,今儿又有人沉珠江了,还是一家三口,老夫就怕你们俩,年纪青青,压力过大,想不开就自寻短见了。”
药童忙上前搀扶刘大夫午憩,今儿温廷凉负责看馆,他从库房搬出刘家铺子过去四十年以来的繁秩账册,这其中涉及了海量的加减折算、书算钱粮,正好能满足他做数学题的心念。
演算至半途,外头行来一群乌泱泱的人,温廷凉以为是来看病的家长孩子,遂是道:“刘大夫正在午憩,请未时一刻再来——”
话声随着他擡眼的时候,堪堪怔然,温廷凉蹙紧了眉心,起了身来,凝声道:“你怎的来这里?”上次狠狠骂了她一顿,长兄应当怀恨于心才是,怎的还会来寻他?
温廷安负着手,行至他的近前:“我来请求你的帮忙。”
温廷凉乜斜对方一眼,一脸的不待见:“有何贵干?”
“你算学极好,一直是算学院誉称的天才,目下,能否请你算一道题?”
温廷凉全然没料到温廷安会这般说话,说得他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在这大半年,他一直以刘家账房的身份自居,已经很少人能记得他出身于洛阳城算学院,在广府,算学生的就业方向,不过就是扎账、管钱粮,他对官府存在一种膈应心理,不再想效命于官,是以,在民营的医馆做账房最合适。
目下,听着温廷安这般话辞,温廷凉是有些受用的,但想着长兄抄了崇国公府,将温家人流放四野,他便是气不打一处来。
温廷凉重新坐了下来,黑了黑面容,寒声道:“寻错人了,我就是个寻常的医馆账房,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理寺少卿,我才疏学浅,配不上大人的重用,请大人另请高明。”
温廷安自然不信他的鬼话,拿起他的宣纸草稿,比对了一番账本,温廷凉恼了:“你在看什么,将东西还我!”
哪承想,温廷安对他道:“你看看,你算得多厉害,数字稳扎稳打,户部管国帑库仓的算手,都未必是你的对手。”
“别说这些好话,我不吃这一套。”温廷凉耳根微红,局促地将账本夺了回来。
“就算不是帮我,你需帮一帮这些孩子,他们的师傅无缘无故地坠江而去,受到牵连的,还有郝家一对母子,现在,我还差一个切实的论证,就能论证一个猜想,此前非常需要你的襄助。”
原来长兄在调查那一家三口的坠江命案。
“哥哥,你帮帮我们吧……”稚子们一拥而上,团团围住温廷凉,这里揪一下他的袖裾,那里拨弄了一下他的算盘,不知谁吵吵嚷嚷,又把地面上成堆的账本,悉数推翻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