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军与马斯贤,幼年时都肖似其母,而孙玉玲与孙玉珑是双胞姐妹,长得一模一样。因此两个孩子乍一看,也很像双胞胎。
某一天在马家时,孙玉玲特意弄湿了两个孩子的衣服,趁着他们被脱光,她找借口支走了人,迅速将两个孩子换了位置。
神不知鬼不觉之中,自己的亲生儿子可以在马家过好日子了。
只要想想,以后孙玉珑要替自己养儿子,孙玉玲就止不住想笑。
自那之后,她对这个名义上的外甥,自己的亲儿子,别提有多好了,而她养的那个男孩,有口吃的活着就行了呗,谈不上虐待,但绝对不够宠爱。
马家对孩子的培养很用心,假马斯贤三岁启蒙,六岁读完了三百千,开始学习四书五经,教他的先生连连惊叹,这孩子脑子好使,学什么都快,做文章也有几分灵气,是个好苗子。
马联还以为自家祖坟上冒青烟了,年节上坟时,三牲五畜都选最好最肥的。
孙玉玲既欣慰又心酸,自家孩子这么优秀,当娘的自豪啊,但这孩子每每见到自己时,叫的都是姨母。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她心底的酸水又止不住地往上翻,回头看看自己养大的马家孩子,同样是读书,他却连板凳都坐不住,总想着出去玩,一本三字经磕磕绊绊了两年才算背下来。
真正让她坐不住的,是九年前,马斯贤中了秀才的时候。
还不到十岁的年纪,连中小三元,成为案首,这在淮安府的历史上,都没发生过,马斯贤这个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人提及时都得夸一句神童啊!
马联乐疯了,连开了三天的流水席。
孙玉玲自然也在受邀之列,看着一圈又一圈妇人,围在自己胞妹身边,好话不要钱似的,一个劲恭维,她手里的绢帕被捏得不成样子。
那明明是她的儿子!她的!这一切都应该是她的!案首之母的称呼,应该放在她身上!
凭什么自己这个胞妹运气这么好,什么好处都被她占了。
心理再次失衡的她,盯着远处玉树临风的儿子,那个想要把他再换回来的念头一起,便再也压不住了。
褪去儿时的婴儿肥,两个孩子也渐渐显露出父系血缘的特征,不像小时候那么相像了。
孙玉玲已经尽量避免让两个孩子同框出现,不然他们谁是谁家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
如果马家人发现他们精心养大的儿子不是亲生的,这么多年为他人做了嫁衣,会是什么反应?自己那完美的妹妹又会是什么表情?
孙玉玲心底隐隐的恶意又泛起来了,她迫不及待地想来摘果子。
机会很快就来了。一个月后,是孙家姐妹的生辰,因马斯贤中了秀才,马联高兴,便想给孙玉珑好好庆祝庆祝。
做为胞姐,孙玉玲自然出现在了马家,这一次,她带着盛装打扮的儿子。
两个孩子往跟前一站,就接连被登门祝寿的客人认错了好几次,孙玉玲带来的孩子,五官更肖马联,而真正的秀才老爷则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