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闻溪明显能感觉到,今天的林泳思有些神思不属,开晨会时时时走神,属下跟他汇报,他基本上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听进去,只一味点头,表示同意,前后两次都闹了笑话。
能让一向敬业的上官这么失态,这是怎么了?难不成好事将近,他一颗少男心终于忍不住蠢蠢欲动了?
也是,二十多岁的大龄剩男,终于有人要了,可以理解。听说今天一大早,他大哥就启程前往吴郡,替他送聘礼去了。
李闻溪并未亲眼所见,只听起得早的同僚念叨了几句,语气中满是艳羡。
有权有势的人家,连定个亲都这么大阵仗,浩浩荡荡的一长溜下人,个个都是打扮得精精神神的小伙子,两人一抬的聘礼从吃穿住行到珠光宝气,四角俱全,可是让普通老百姓开了眼了。
就那排在第一抬的,手臂长的白玉观音像,已经够一个四口之家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了,听说还是中山王特意赏的,给自己得意臣子做脸。
李闻溪不由感慨,这么大的热闹没凑着。唉,要怪就怪自己懒,起得晚,等她上街时,恐怕林家的聘礼已经上了船,往吴郡而去了。
午饭时没见到林泳思的影子,众人都会心一笑,心照不宣。
又过了几日,关于上官亲事,传回来的最新消息是,因这一对新鲜出炉的未婚夫妻年纪都不小了,陆氏的祖母精神头不大好,为避免她刚守完父母孝,再守祖母孝的事故发生,双方一合计,婚期便定在了今年八月。
还有近五个月的时间,足够细心准备一场婚礼了。
古代人不喜在六、七两个月份成婚,六月叫半路妻,怕过不到白头,七月是鬼月,不吉利。
五月的好日子,又怕跟世子爷撞上,引得王爷不喜,最早就只能八月了。
就这,丁婉还嫌太慢,恨不得明天就把小儿媳妇接进家门。
林青梧在纳吉礼完成后,连淮安都未再回来,直接从吴郡往保定府前去了。西北王家里最近闹得不像样,军前时刻都有异动,他不能再耽搁了。
原本以为婚书都写了,陆氏女是林泳思的未婚妻的身份已定,林泳思总该能淡定下来,安心打理淮安庶务了。
到底是一府长官之职,平日哪里这么清闲,各个方面都得他拍板做主。
这不,眼瞅着就要春耕了,去岁大旱,百姓流离失所,家无隔夜之粮,为了活命,连准备的粮种都吃下了肚。
开春没有粮种种地,那还得了?王爷已经拨了银两,专程从南方采购了大批粮种,准备分发给农户,以保今年的粮食收成。
当然了,这些粮种不是白给的,现在领了,收了稻米,便要多还一成收成给官府。因此发放之余,记录必须做好,容不得一丝马虎。
李闻溪其实挺讨厌这些抄抄写写,深入田间地头,与贫民打交道的繁琐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