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好吧?”末央‘好心’地问了一句。
“好,我,好得很。”说完便醉倒了。
“送殿下回王府。”末央道,想不到北夜影的酒量如此不济。
“是。”叶扬松了一口气,还好是殿下先醉。
初入朝堂5
次日,清晨,天微微亮。
王宫里,衣着华贵的大臣们,零零散散抑或几人结群如常地在通往大殿的路上。末央的出现,引来了不小的侧目,大臣们惊讶或不屑目光,宫女们仰慕的目光,纷纷猜想,这个黑袍人就是新封的四品御医?
一路上,末央无视所有人的目光,心里在忖度待会在朝堂上如何应对,北夜翎不是省油灯。突然,轻轻地擦到一人的肩,看都没有看那人一眼,只是下意识地说了声:“对不起。”
“公子,慢着。”北夜璟唤了一声,本来对这个黑袍人擦肩无关紧要的,但他那一声‘对不起’引起了他的好奇。
末央转过身,但见对方久久没有反应,投了个疑惑的眼神,淡淡地问了一句:“有什么事么?”
“请问公子是谁?”北夜璟有片刻失神,黑色在雪里是如此的分明,偏偏他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飘渺,似乎一个闪神就会消失,当他有表情、说话的时候才会感觉到他是真实地存在。
“末央。”语毕便再次离开,已经道歉过了,无必跟他纠缠。
“我叫北夜璟。”快步跟了上来,他有一种让人放下所有身份的魅力。
原来他就是北夜璟,给人第一感觉他是一个优雅的男子,一袭浅青色长袍,并不是十分华丽,却高贵典雅,气质有点像楚寒,温雅如玉。
“末,早上好,难得这么早见到你。”插进了一个声音,北夜影回想起昨日醉酒的情景,真是无地自容。
末央直接无视北夜影的问候。
北夜璟好奇问道:“为什么说是难得这么早?”
“这个啊,你以后就会知道的。”北夜影故弄玄虚,每次到客居找末央,他身边的人第一句话就是‘公子还没起来,请你稍等。’稍等,结果等了半天。
圣灵殿,是百官朝拜的地方,偌大的殿百官井然有序地站着,新帝登基不久,人人自危,生怕被抓住把柄。
北夜翎一袭华贵黑色长袍,用金丝绣着圣鸟图案,霸道而孤傲,此时此刻,他已经君临天下,站到权力的巅峰,接受万民朝拜。
初入朝堂6
一位三朝□□的老臣道:“启禀陛下,江城一带又闹饥荒,请陛下拨款赈灾。”
一老将军立刻反对:“臣下认为现在不是赈灾的最佳时候,江城人口众多,所需费用巨大,当前国库不充裕,再加上南潇国举兵来犯,正需军费的时候。”
北夜翎久久未作言语,扫了一眼大殿下的人,最后目光定在那个神态自若的那个黑袍人身上,“末爱卿有何高见?”
众大臣的目光齐齐落在末央身上,竟然与陛下穿同一颜色的衣袍。
若北夜翎是君临天下,那么眼前的人便是睥睨天下;若北夜翎的威严让人颤抖,那么他的冷漠让人战栗。
末央心中冷笑,想让她成为众矢之的,昨日给了她高高的官职,今日就狠狠打压她,“臣下认为无需赈灾,只要让一些人迁出江城,或者死去一些人,情况自然会好转,赈灾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他的声音如他的人,冷冷的,但话里的内容更是让所有人都震惊了一下,包括北夜翎。
半晌,方才提议赈灾的老臣终于反应过来了,激动愤怒道:“末大人身为御医,竟然如此狠心,置我国子民生死不顾!”
末央又道:“江城地处贫瘠,人口密集,几乎每年冬春季闹饥荒,夏季闹瘟疫,非但没有缴交朝贡,还要朝廷赈灾,但只要人口减小了,所需粮食就减小,人均耕地就增加,夏季闹瘟疫的几率也会降低。”
众大臣听后才稍微舒展一下紧皱的眉头。
方才的老臣又道:“但也不能随便放弃一条人命,那是我国的子民。”
末央暗想,此人爱国,但愚忠,而且还是个老古董,“可以征集江城的青壮年男女参军,再发放征兵补贴金,既可解决江城老幼生活问题,又征集得新兵。”
“女子也可当兵?”有大臣不屑。
“女子即使不会杀敌,起码也会烧饭、包扎伤口之类的吧。”
“就按照末爱卿的办,还有何事启奏?”
“启禀陛下,南潇国已经攻下我国两座城池,请陛下速速派兵支援。”
“北夜影、池易、末央听命,封北夜影为主帅、池易为副帅、末央为军医,率领十万大军,两日后前往边关,夺回城池。”
初入朝堂7
“陛下,万万不可,臣下毫无作战经验,请陛下收回圣命。”北夜影立刻出言阻止,心里冷笑,原来北夜翎早就计划好了,边关的军队必定不服北夜影,打胜战自然是好,战败也有理由夺回兵权,还有可能战死沙场,而且十万大军只是北城军队的三分之一。
大臣们都不明陛下的用意,怎么封一个只会玩乐的闲散殿下为主帅,一个新任御医为军医,但都庆幸没有派自己去,南潇国并不好对付。池易心里更是不甘,凭什么让一个黄毛小子当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