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
晨露未消,天还是蒙蒙亮。越来越重的板车让老黄牛尾巴一甩一甩的,发出不满的叫声。
刘老头子也被这个架势惊着了:“沈家丫头,你们这是准备干啥啊?”已经坐在板车上的人一个个也好奇的打量,大家随身带着的也就一个空背篓,咋她们东西就那么多?
沈嘉和张翠兰儿正小心的把装着的冰粉的背篓往牛车上放,张丽已经上了车小心的扶着沈嘉专门在木匠哪里定做的折叠桌。
“准备去镇上做点小生意试试,今儿带的东西有点多,我等下多付一份车钱!”沈嘉终于上车坐好,对着刘老头解释。
“嚯!”
“做生意?”
一听见是要去镇上做生意,车上坐着的人一下子更好奇了,各个伸长了脖子,恨不得把那遮着的布看出两个洞。
一辈子地里刨食儿的人,没底子没门路的能做啥生意,也是稀奇了。
刘老头摆摆手,“你们三个人这点东西也不算多,不用再多付钱了。”沈嘉矮小的折叠桌加上可以重叠放在一起的小板凳确实也不算占地儿,车子上的人也都带着背篓。
“那刘大爷,我也不和你客气了。等会儿也请你尝尝我今儿准备的吃食!”
旁边的人也没忍住好奇:“你这是准备去卖点啥?”
沈嘉听见有人问她,直接大方的掀开布帘子:“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吃食儿,叫冰粉。”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个小碗铺上裁好的芭蕉叶,舀上一瓢淋上红糖加上一双自制的竹筷儿递给那人。
用芭蕉叶做底儿也是沈嘉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个时代没有塑料,若是给每个人都准备一个碗那得多少启动成本,后续清洗也十分麻烦。
她曾经看过科普,用植物包装食材由来已久。到了现代,云南那边依旧会用芭蕉叶来盛放食物。芭蕉叶易得,又不会一戳就破,清洗干净后裁成适合的大小往碗里一放,再合适不过。
冰粉相对来说,汤水少,小小的一碗,几口就能吃完。若是换了其它食物,这方法还真不一定好使。
小小的碗铺上干净的树叶,吃完了就那么一收。沈嘉还专门用棕榈叶子编了小小的兜子,里铺上树叶就成了外卖盒,往里一兜提着就走。
棕榈叶好寻,也不费钱,兜子简单,但就是有些费时间。沈嘉也没有做多少,只能是图个新鲜。等到市场打开了,若是有人想吃,自然可以拿自家的碗来装。
自己只是随便一问,没想到这人居然直接递了一份过来,刘杏花惊得连摆手:“这是你卖钱的东西,怎么使得!”
“这一小份儿也不值得多少,我这第一天开张,心里也没底儿。也是想请大家帮我尝尝品个味。”沈嘉转头喊张丽,“大丫,你帮着给大家都舀上一碗尝尝。”
“诶!”张丽手脚麻利的打好冰粉递给车子上的人,还有前的刘老头。就那么四五人,确实也消耗不了多少。
“也不是多值钱的东西,乡里乡亲的都接了吧。”张翠兰儿在一旁搭话。要她说,哪是一点都不虚的。昨天晚上沈嘉给她试了试这冰粉,她就知道这事儿准错不了!但自己啥也不懂,沈嘉想干啥自己跟着帮忙就是了。
人家话说到这个份上,东西都递到前来了,再推脱也不好,刘杏花伸手接了过来:“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了,谢谢小妹儿了!”
剩下的人也各自道了谢接了过去。
白白的冰粉上浇着红糖,闻着没什么味道,但那晶莹剔透一晃悠还打着颤的模样确实吸引了大家。一口下去爽滑冰凉,让大家频频称赞。
“我咱没吃出来这是啥做的嘞!”
“我也没吃出来,一口下去怪凉快的。”
“上这是淋的红糖水吧,吃起来甜滋滋的。”
刘老头子咂咂嘴吧,有些回味:“这个得天气热的时候吃,那一口下去才叫个痛快!。”平时顶着大太阳赶车,要是能来上这么一口,指定舒服。
看着大家都把碗还回去了,也没啥人来了。刘老头子一甩鞭子赶着车就走了。
冰粉的独特有些惊艳到刘杏花了,她除了偶尔回来看看爹娘,一直都在镇上住,夫家开着一家小酒肆。虽说不是多高档的酒楼,但多少也算有点见识,她还真没吃过这种冰冰凉凉独特口感的。一时之间看向沈嘉的眼里带上了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