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章 古法传承 三晒三蒸(2/2)

刘桂兰往灶膛添柴的手停了:“那和尚后来怎么说?他说话都说不明白吗?“

王大海咧嘴笑,露出后槽牙:“和尚说呀,要我自己悟,随即我就发现我完全看不到和尚的身影了,手上的干海参也不见了,当时就把我酒都吓醒了,也不敢和你们说,我就直接回家就躺下睡了。'“

他停了停,转身喝了口水,等家人消化完这有点离奇的故事,才笑呵呵继续说道:“我想啊,这和尚估计就是个神仙,说的这么有道理,我也想改变自己,我也就开始做事了,所以我那一天晚上就去下氧了,边下氧我就边想啊,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什么,我还真琢磨出了这个三晒三蒸应该怎么做了。

王大海坐直身子,目光炯炯,轻声说道:“所以啊,和尚说的‘海洋宝藏’钥匙,就是这三样:1.草木灰裹盐——锁鲜杀毒!2.松烟慢熏——去腥增香!3.借天时(毒日头)地利(土墙暖意)——彻底逼干水汽!”他声音带着笃定,“咱们就按这三样宝贝钥匙的路数来!错不了!”

“这听着跟闹着玩似的!不过既然大海已经变了,和尚估计也没说错。”王建国敲了敲烟袋锅,可浑浊的眼睛里却透着一丝期待。刘桂兰已经起身翻找装草木灰的陶罐,嘴里嘟囔着:“灶膛灰攒了小半缸,就是不知道够不够腌这些海参。”

秀兰摸着隆起的小腹,歪头看着王大海:“用松枝熏香的话,爸爸说咱家后山上倒是有几棵老松树,就是砍树会不会遭报应?”王大海笑眯眯的说道:“和尚都说海洋是宝藏了,松树肯定也是山神爷给咱预备的柴火!当然不会有报应的呀。”听到王大海的比喻,这么说得一家人也放下了心中的疑惑,瞬间都笑了起来,屋里的气氛也跟着轻松起来。

随着王大海的故事结束,这一批海参的初蒸也结束了,裹草木灰成了一场“全家大战”。王建国坐在小板凳上,颤巍巍地往海参上撒盐,嘴里还念叨着:“这哪是腌海参,分明是给海参抹香粉。”刘桂兰则像给孩子擦身子似的,细致地用草木灰裹住每一根参刺。王大海看着自家老爹老妈认真的模样,鼻子突然有点发酸——从前自己赌钱输光的时候,他们就默默收拾着他留下的烂摊子。现在一起做事他的感觉完全不同了起来。

这时只见秀兰突然指着王大海笑出声:“你灰都抹到眉毛上了,像个唱戏的!”王大海一摸脸,抹了个大花脸,惹得全家人笑得前仰后合,连平日里严肃的王建国都咧开了嘴。

一家人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当夜幕降临时,裹好草木灰的海参整齐码在陶缸里,王大海盯着缸口盖好的木板,耳边还回荡着家人的笑声,心里默默盘算着明天的炭火烘干。

一夜无话。也许是这三日的操劳耗尽了力气,也许是心头的重担因家人的笑声而卸下些许,王大海沾了床板便沉沉睡去,重生以来积压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被海潮卷走,睡得格外深沉踏实。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窗台,秀兰就守在了灶台边。时不时掀开锅盖看看火候,蒸汽扑面而来,在她脸上凝成细密的水珠。“这文火得像老太太炖汤,不紧不慢。”王大海在一旁叮嘱,却被秀兰挥着锅铲赶开:“知道啦!你去准备柴火,别在这儿碍手碍脚。”

王大海也不恼,重生的他可闲不下来,他算了一下,家里的屋顶也要修一下,然后晚上还要炭火烘干,可以去船那边那点没有用的旧木板来专门准备烘干,还可以把院子里的篱笆加固一下,防止村里的鸡鸭跑进来捣乱。

他心里不停的盘算着,脚步轻快地走向堆放杂物的小屋,挑选了几块看上去还算结实的木板,又转身去了海边。海边的风带着微微的咸味,吹拂着他的脸庞,让他感到格外的清醒。他找到自己家那艘破旧的小船,小心翼翼地从上面拆下一些不再需要的旧木板,虽然有着前世的经验,但是出海毕竟是大事,加上以前王建国还出去没回来,王大海决定求稳,有了钱,还是要找专门的修船师傅来把船好好的修理一下。

夜幕降临,王大海知道炭火烘干的环节至关重要。王大海把从渔船拆下来的旧木板架进临时搭起的烘炉,火苗“轰”地窜起来,映得满屋子红彤彤的。可没成想,一阵穿堂风突然灌进屋子,火苗猛地窜高,差点燎到屋顶的茅草。

“快扇风!”王建国大喊一声,抄起板凳上的蒲扇就冲过去。刘桂兰也不闲着,赶紧往炉子里添湿柴压火。秀兰则护住一旁的海参,生怕它们被火星溅到。一家人手忙脚乱,却配合得越发默契,很快就控制住了火势。

“这柴火可比下氧的海水还难伺候!”王大海抹了把汗,调侃道。全家人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秋老虎发威,日头像火球似的挂在天上。王大海和秀兰每隔半小时就跑去翻晒海参,王大海搬来爹磨好的青石板,压在油纸边角上,防止海参被风吹跑。顺手在屋里拿出在供销社买的防潮油纸,仔细铺在竹匾底层,把才把烘过的海参小心摆上去。

滚烫的苇席把他们的手掌烫得通红。“再晒下去,我都要变成咸鱼干了。”秀兰汗如雨下,口中也在嘟囔着,但手却根本没闲着,还是仔细地把每一只海参都翻了个面。王大海看着心痛,皱了皱眉头轻声说道:“你怀着宝宝,这事还是我来...”

只是没想到秀兰笑着坚定的摇了摇头,他知道她的性子,倔起来根本不会听这些话,虽然嘴上抱怨,但是活可没少做。想到这些他只能他默不作声地把盛满清水的木盆往秀兰脚边挪了挪,又把翻晒用的竹夹子调了个方向,柄朝着她。

正午时分,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晒参的苇席被风掀起一角,眼瞅着就要被吹跑。“快拦住!”王大海大喊一声,整个人扑在苇席上,用身体死死压住。一家人也冲过来帮忙,四人在风中奋力拉扯,像极了与风搏斗的斗士。

四人齐心协力,终于把苇席重新固定好。这时,豆大的雨点砸落下来,却只下了几分钟就停了。“老天爷这是跟咱们开玩笑呢!”王建国喘着粗气说道,一家人看着彼此狼狈的模样,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当带着阳光温度的干海参装进麻袋时,每个人的手上都多了新伤。王大海的掌心被炭火烫出了水泡,秀兰的手指被参刺扎得通红,刘桂兰的腰累得直不起来,王建国的伤腿也肿得老高。这些新添的伤痕,和竹匾里那些皱巴巴、带着盐霜裂纹的干海参一样,成了这个夏天,这间破屋里,最珍贵的勋章。它们无声地诉说着这三日‘三晒三蒸’的艰辛,也烙印着一家人齐心向前的那股子狠劲和盼头。

秀兰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海参,开心地说:“虽然样子丑了点,但这可是咱们全家的心血!”王建国郑重地拍了拍王大海的肩膀:“大海,好样的!以后咱就踏踏实实地干,比啥都强。”

刘桂兰已经开始盘算着:“这些海参卖了钱,先给建国抓几副县城李大夫开的药,他那腿耽误不得了!再给秀兰买点红糖红枣补补气血,怀孩子辛苦。剩下的...剩下的看能不能扯块厚实点的帆布,把咱家那破船篷补补.卖的时候可得仔细点,别让那些不三不四的人盯上。”

王大海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心里满是温暖与感动。他知道这三天的三蒸三晒,蒸出的不仅是海参,更是一家人崭新的希望与未来。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