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山野峡谷的寂静,猝不及防的蒋司令从滑竿上跌落下来。王世和、蒋富寿一个箭步窜了上去,用自己的身子护住了蒋司令。
刺客正要放第三枪的时候,所有的侍卫都拔出了枪,刺客机智地逃走,卫士们到处寻找刺客的藏身之处,从他们左侧的山坡上又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
枪声停息,蒋孝先从山坡上冲了下来,看见蒋司令面无血色,吓得脸色苍白。王世和、蒋富寿把蒋司令从地上扶起来一看,连一根毫毛都没伤到。
原来刺客前两枪打伤的只是蒋司令的替身,等发现上当追杀真的蒋司令的时候,枪声一响,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抬轿子的卫士下意识地下落轿子,蒋司令翻身从滑竿上滚落下来,又侥幸逃过了一劫。
孟小冬讲过蒋司令遇刺的故事,从小小的手包里找出一张照片,递给王至诚,说:“蒋司令险些遇刺,让部下火速追查,包括一些文人和艺人。我就想到了三个人:袁殊、王至诚和这个人。这个人,认识吗?”
王至诚接过照片一看,是金剑啸,镇静地摇了摇头。
孟小冬说:“你应该认识。好好想一想。”
王至诚脑海里想起6月在杜月笙庆典仪式上,金剑啸被一名陌生的上海中共党员派遣离开上海回哈尔滨了。孟小冬和杜月笙的关系,不可能在庆典仪式上不认识,金剑啸如今也不会给金梦尘(金剑啸)造成影响,于是说:“大概,给杜先生送了一幅画的那个人……走了,一个月前回哈尔滨了。”
“没有!”孟小冬又找出一份报纸,递给王至诚,说:“8月初,上海新华艺术大学被反动当局勒令解散,这个金剑啸挺身而出为同学们争取到了毕业文凭。演讲的那个就是他。”王至诚才意识到他认识的比自己小10岁年仅21岁的书生,原来早参加了共字号。
孟小冬说:“据我们的材料,是中共党组织派他回哈尔滨,开展东北地区的地下工作。”
中共哈尔滨市委成立后,金剑啸被任命为西区(道里区)区委宣传委员,接受杨靖宇的指示,同作家罗烽一起以公证人事务所书记员的公开身份负责哈尔滨文艺界的“反日会”工作,指导北满地区的革命文艺活动,参与中共哈尔滨市委创办的一个宣传抗日救国的油印小报,和罗烽共同负责筹备天马广告社。他还团结作家萧军、萧红、革命文艺作家侯小古等人,组织左翼东北作家群,早日使哈尔滨的革命文艺工作蓬勃发展起来。
从此,金剑啸作为一名成熟的哈尔滨革命文艺运动的组织者和活动家,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许多重要任务。
孟小冬苦口婆心地劝王至诚,“我知道你不会是共字号,为何要为共字号做好多事情?”
“为共字号做事?这不能乱说。”王至诚说,“我发表一些文章、摄影,搞一些书画展览,到一些高校、艺校去开讲座,收一些学生,我是在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做事情。至于仰慕毛先生等共字号人,因为共字号站在人民的利益上。”
孟小冬欣慰地点了点头,说:“其实,当时的蒋司令最怕的不是刺客,而是在一、二次“围剿”中,让他打了败仗令他头痛的毛先生。
1930年底,毛先生以“诱敌深入”的战法,在短短5天时间里,带领红军连续打了2个大胜仗,打破了蒋司令对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此次胜利,蒋司令“送”给毛先生一个重要的“礼物”——无线电台,让毛先生领导的红军如虎添翼。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给红军自然带来士气高涨,毛先生接着攻打县城,红军迅速占领了瑞金等县城,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增加了不少给养和经匪,摧毁了不少地主豪绅武装,扩大了革命根据,地方武装也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