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知道她为人光明磊落,唐圆才过来打招呼的,如果是那种进城就不想和乡下人联系生怕被打秋风的知青,那她不会主动联系的。
两人一起回罐头厂,还得赶着去食堂吃饭呢。
他们在程教授家吃饭是不给钱和粮票的,裴秀娥死活不肯要。
唐圆自然就不肯吃两顿饭,晚上总是提前一点告辞,这样程教授和裴秀娥也可以简单点。
四个人和两个老人消耗的饭菜肯定不一样,尤其封辰饭量大,她既不想多吃老师家的口粮也不想封辰饿肚子。
他们回到厂里先把自行车停到车棚去,又回宿舍拿饭盒去食堂打饭。
路上竟然遇到了郑应炬的妻子,她冷冷地盯着两人,嘴巴要撅上鼻尖了。
唐圆没搭理她,之前因为郑应炬的关系,她会很礼貌地跟对方打招呼,结果对方却回报冷嘲热讽,暗暗警告她别打郑应炬的主意。
“真是没礼貌,见了招呼都不打。就你能显摆是吧?一天天不出去浪就难受,学两句外语就跑去外国人面前显摆,真是显着个你了!”
封辰耳朵尖,听见了就要回身怼她。
唐圆拉住他,“我饿了。她嘟囔啥呢?”
封辰就告诉她。
唐圆愕然道:“她咋知道的?”
难不成上午那会儿她跟他们出去了?
很快她就知道原因了。
陆建康特意过来找他们,笑着道:“马厂长在家炒了小炒肉,喊你们一起过去吃呢。”
唐圆惊讶道:“啥喜事啊?卢厂长要回来了?”
陆建康点头:“对,今儿打电话回来,这两天就到站,让我们安排接站呢。”
聊几句卢厂长回来的事儿,陆建康拉着两人去马厂长家。
陆建康又说起他们救人的事儿,“你俩真是好样儿的,才学几天就能很熟练地和外宾交流了。”
原来中午那会儿来了两个派出所公安,特意过来表扬唐圆和封辰,感谢单位培养这么好的职工,跟他们道谢云云。
温书记不在家,马慧友接待的,都给他弄蒙了。
这俩人出个门都能做好事是吧?
不是,他俩才学多久啊,就能和外宾交流了?
马慧友越发觉得这俩人了不得,前途不可限量,必须得搞好关系。
尤其卢厂长要回来了,马慧友觉得他得表现得和唐圆封辰关系更铁一点。
唐圆和封辰也看得出罐头厂领导内部之间的角力,虽然大家共同面对困境,一起想办法渡过难关,但是又各自有自己的利益打算,并不是百分百合拍的。
没办法,有人的地方就有分歧有争斗有小团体。
前进大队不也是么?
她当然不参与罐头厂的争斗啊,吃饭就吃饭,其他事儿不掺和。
果然第二日傍晚卢厂长一行人回到省城。
除了卢厂长和罐头厂的几个职工,另外还有一位霓虹的山口社长和他的佐藤秘书,还有他们在羊城请的华国翻译吴超群。
他们先去省城唯一一家高档宾馆入住,第二天拜访了山口的一位朋友,又去省委拜访了一位领导,第三天才来罐头厂参观。
这两天罐头厂严阵以待,搞得跟接待国家领导人视察一样热闹,从里到外连向来不搞的卫生死角都搞利索了。
大门口往车间的路上挂满了鲜艳的大红花,最开始是红绸的,成本太高就改成红布的,成本还是高最后换成红纸扎的。
另外每个路口都有木制黑板报欢迎,上面画着粉笔画,书写着热烈欢迎霓虹山口社长莅临我厂。
罐头厂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这一次的外商参观,希望能给山口社长留下一个好印象,让他痛快和工厂签约订单。
卢厂长的想法也直接,即便你看不上我们工厂,但是看在我们这么用心接待的份儿上,是不是出于友谊和面子也签个订单?
只要开了头,让霓虹市民吃到他们的罐头,那他们说不定就喜欢上,然后第二个第三个源源不断的订单就来了呢?
即便一单不大,那也能创汇不是?
本着这个目的,全厂严阵以待,务求招待热情又仔细,让客人宾至如归。
唐圆也默默祈祷,希望这样高规格的接待能换来对方的订单。
外国人在华国的优待历史由来已久,即便2020年以后很多人看到外国人也心生好感主动美化。
即便有些机关对外国人也比对国人更宽容优待。
现在罐头厂要拿人家的订单,这样也无可厚非了。
他们实在是太需要新的外商订单了。
唐圆很快就看到了山口社长和佐藤秘书,他们非常守时,而且态度随和谦恭,一副我们是睦邻友邦理应互相帮助的亲切模样。
卢厂长和温书记亲自陪同参观各车间。
车间在唐圆和封辰的建议下把一些改动起来不麻烦的细节都改了,变得更加卫生、科学。
他们还增加了入口前刷鞋的步骤,更衣以后加了专人检查指甲、消毒酒精泡手、全身喷洒消毒的步骤。
经过这一步的时候山口社长面带笑容,连连颔首,夸卢厂长和温书记管理有方,他竖起大拇指,连说了几个霓虹语的好。
佐藤秘书也笑着夸奖附和。
翻译吴超群却扬着下巴,用鼻孔看那些职工,鼻子里轻轻哼一声,“还行吧。”
郑应炬本想去外商跟前奉承,可他不会霓虹语,且吴超群霸占着山口社长和佐藤秘书身边的位置,除了卢厂长和温书记不许别人靠近,他只要靠近一些就会被吴超群故意用肩膀撞开,甚至会被吴超群眼镜
郑应炬就撺掇落在人群后面的唐圆和封辰,“你俩不是学得很好,能和外国人交流了吗?咋不过去跟他们介绍呢?”
唐圆瞥了他一眼,这会儿又不怕我们抢你功劳了?
这是卢厂长请来的客商,只要卢厂长不主动叫她,她是不会过去的。
只有等卢厂长拿下订单,且稳定接订单以后,他们大队才有可能帮罐头厂加工。
不过她感觉卢厂长不会主动让她和封辰去面对外商。
昨天卢厂长回来后温书记和马慧友跟他引荐了唐圆和封辰,夸俩人勤奋好学,如今跟程教授学外语,明儿外商过来可以让他们一起接待。
卢厂长当时笑着说好,但是今儿卢厂长和温书记在门口等待外商的时候让他的秘书和销售员过去一起等,并没有让唐圆和封辰。
他没叫,这就是他的态度,温书记自然不好硬把俩人叫过去。
俩人也懂眉眼高低,不会硬凑过去讨人嫌。
唐圆其实早就有大队的发展计划,他们先开小规模的罐头厂,如果真的打不开国外时常,主要供给部队和国内市场也能存活两年。
等改开以后,他们有了一定的积累也可以快速抢占市场,扩展生产规模。
跟罐头厂比起来,他们大队有优势。
大队社员不靠罐头厂养活,还有田地、蘑菇大棚、药田等,猪鸡鸭鱼也可以直接换钱,罐头厂就是一个起步基础,能给大队换来更多外快。
而贷款也不用担心,因为政府对农业贷款有扶持政策,有一年多的无息期,再者他们以其他项目养罐头厂也能养得住。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好的就是他们也能拿到外商订单,到时候罐头厂一步到位!
他们先参观肉罐头车间,又去蔬菜水果罐头车间,晌午了先吃饭。
卢厂长想高规格接待,请他们去聚丰隆吃大餐。
山口社长温和地笑道:“卢桑,我们去食堂吃工作餐就好,贵厂经营不易,委实不必破费。”
佐藤也点头嗨依。
卢厂长和温书记就看吴超群。
吴超群想去吃大餐,对食堂工作餐可不感兴趣,他压着嗓子拖着调子道:“山口桑体谅你们工厂经营不善,怕给你们增加负担,不出去吃,就在食堂对付两口吧。”
他瞥了卢厂长一眼,你们好意思随便对付?
怎么也是罐头厂,有肉有菜吧?
只要厨艺不是很拉胯,总能做顿不错的吧?
卢厂长当然早有安排,昨天就跟厨师定好菜单了呢,他计划先请山口去饭店,对方估计会拒绝,然后就顺势去食堂。
他们请山口社长几个去食堂二楼包厢。
温书记对卢厂长示意,“唐圆和封辰两人跟着程教授学霓虹语,程教授一直夸他俩学得不错,不如……”
原本他是想请程教授过来陪同帮忙翻译的,但是卢厂长拒绝了。
卢厂长说山口社长带了翻译,那翻译有点脾气,他如果请翻译就会阴阳怪气讽刺他不信任山口社长什么的。
为了不激化矛盾,卢厂长能忍就忍了。
他寻思等签合同的时候再让程教授给把关即可。
厂里没有专门培养懂外语的出口跟单员,主要是厂里出口业务不多,之前全部集中在东南亚,那边过来的客商都说华语不需要外语翻译。而出口的相关单据也不需要厂里自己做,有专门的政府人员负责出口业务这块,只需要会计去对接即可。
山口社长算是他们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外商。
他瞥了一眼,唐圆被挡住了,封辰太高倒是一眼就瞅着。
他犹豫一下,“也好。”
这个翻译吴超群真是个二鬼子,比鬼子可恶,对霓虹卑躬屈膝对他们厂里的人就傲慢得很,他怀疑吴超群没给好好翻译。
人家山口社长都竖大拇指了,他却拉着脸说还行。
于是,吃饭的时候唐圆和封辰就跟着他们一桌了。
郑应炬自然没混上,他也不去吃饭,就在门外听,等着帮忙上菜。
温书记让唐圆和封辰挨着他坐,他挨着卢厂长,卢厂长挨着外宾。
唐圆基本就和吴超群对面了。
吴超群对这俩据说懂点外语的人很戒备,眼神有点凶地瞪她,没敢瞪封辰,因为封辰眼神比他冷。
吃饭之前卢厂长也让人把几种口味的肉罐头端上来给外商品鉴,希望他们尝着好,能直接下单。
在他南下参加交易会的日子,厂里又出了几个配方的罐头,没有批量生产,只生产了一批样品,专门为了接待外商的。
清蒸午餐肉、以前的浓香型午餐肉、红烧肉罐头、新做的猪脚黄豆罐头、猪肝罐头、卤大肠罐头等。
马慧友和许高山亲自动手开罐头。
吴超群面带不满道:“现在霓虹国有那种高档的铝箔袋软罐头,能直接加热,非常高档方便。”
国内还没有呢,只有少数工厂买了研究,却没有批量生产。
大家尽量忍着他。
唐圆一直安静地坐在位子上,没有和封辰私下交流,而是不动声色地观察。
她发现吴超群每次嚣张的时候山口社长就会露出一种得意的表情。
他一直都是谦恭亲切的模样,但是这份谦恭亲切
她赶紧闭了闭眼,默默告诫自己不要先入为主,要客观。
品尝罐头的时候她看着佐藤把她建议的鲜甜咸香的午餐肉大口吃掉,浓香的浅尝一小口便放着,红烧肉吃了一块,猪脚吃了两块,卤大肠吃了半碗!
山口社长则一样品了品。
吴超群是哪样都酷酷吃。
卢厂长笑道:“山口社长、佐藤先生、吴翻译,你们觉得口味如何?还请多多给我们提建议,这样我们才能精益求精。”
吴超群叽叽呱呱给山口和佐藤翻译。
在唐圆听着,吴超群的霓虹语带着浓浓的南方某地口音,他普通话都不太好。
他给山口和佐藤翻译的时候的确是大概意思,不会直译。
山口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嘴里念念有词,“少戴斯乃——”他指了指浓香型的肉罐头道:“这个肉香浓郁最合适我们霓虹市场,这个太甜了不符合我们口味,红烧肉也可以,大肠……”他摇摇头,“我们霓虹人不吃内脏,运过去没人要,只能低价卖给贫民,众所周知,贫民没有消费力的。”
吴超群眼睛睁了睁,似是有点疑惑,扭头看向左侧的佐藤。
佐藤笑了笑,点头,“少戴斯乃——”
吴超群立刻下巴一擡,对着卢厂长和温书记把山口的话复述了一遍。
这一次他直译的,一个字都不待错的。
“啊?”温书记和马慧友几个有点诧异。
他们看向唐圆。
唐圆能说什么?
你们看佐藤面前的盘子啊,他要是把那块散发着香精味儿的午餐肉大口吃下去才更有说服力吧?
但是她不能以此为理由,因为可能是佐藤自己的口味,人家可以说霓虹市民就喜欢香精味道。
难道你比他们更懂本国市民口味?
卢厂长表示知道了,很高兴地让马慧友他们把罐头撤下去,又对温书记道:“这外国人的口味还是外国人把握得准啊。”
厂里生产了这么多年的浓香型,那也不是白生产的不是?
听个小姑娘改配方?
幸亏就是做样品,没有上大货。
温书记还想让山口他们尝尝前进大队的猪做的罐头,卢厂长却表示不用了。
很快食堂师傅就开始上菜了,虽然没去饭店,但是他们做的也很丰盛。
红烧鱼、红烧肉、炖肘子、九转大肠等,满桌子硬菜。
期间,唐圆发现他们夹了好几次大肠。
估计他们会说国内市场不喜欢,但是他们口味特殊吧,就欺负卢厂长他们没去过国外呗。
信息差要命。
吃饭的时候山口一直在感谢,感谢温书记卢厂长、感谢厨师、感谢这个那个,不经意地也要夸一下霓虹的情况。
“我们有些死板,做什么就要做到极致……”
他说一句,佐藤就很配合地来一句,“嗨依、嗨依。”
吴超群则很狗腿地补上夸奖语,“霓虹那是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巴拉巴拉,一顿饭就听他们一个谦逊,一个哈依,一个吹捧。
唐圆真想提醒他们福岛要注意安全不要泄露,泄露了也不要不管就那么泄露着,更不要往海里直接倒核废水……
吃完饭,又是喝茶。
这年代国内就是罐头瓶大茶缸,待客就是白釉瓷的干部茶杯。
山口社长又开始显摆霓虹的茶道,如此如此,巴拉巴拉。
佐藤又开始哈依哈依。
吴超群就各种彩虹屁。
当然,除了唐圆和封辰,别人是为山口社长的博学和谦逊倾倒的,毕竟如此没有架子的外商,是大家的希望啊。
一边喝茶,卢厂长就和山口谈订单了。